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8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对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先进的钻井技术快速发展起来。深井小井眼钻井取心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质情况处理技术,已相继在我国油田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该技术提高了岩心资料的可靠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川式深井小井眼钻井取心工具的技术特点及现场应用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该项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精密零件的工艺性能日益提升,同时对于超精加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复杂的曲面类零件很难加工。本文针对曲面类零件具有多曲率的特性,研制出能够抛光曲面的新型抛光装置,可以实现曲面类零件高效和高质量的抛光。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不同抛光速度和磨料浓度对表面粗糙度、材料去除率及表面质量影响很大,使用新型的装置抛光曲面类零件,工件表面粗糙度可以达到Ra 10nm左右,达到了镜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坚硬破碎地层作为钻井取心工艺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是钻井取心技术人员一直以来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PDC取心钻头在坚硬破碎地层的应用效果及岩性特性的分析和研究,对PDC取心钻头在坚硬破碎地层的切削齿排布进行优化研究,确定PDC取心钻头在坚硬破碎地层的切削齿最优化排布方式,达到在提高PDC取心钻头在坚硬破碎地层中使用寿命的同时,也提高了机械钻速,为提高岩心收获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工件在焊接时的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焊接机器人应用时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基于LabVIEW的焊缝视觉跟踪算法,该算法是使用模板匹配法对结构光图像进行识别,用计算机测算出V型焊缝所在坐标位置。结合跟踪算法进行了实验平台的搭设测试,利用LabVIEW进行编程,编程界面友好,且图形化的编程效率较高。实验结果表明:图像识别坐标与实测坐标进行比较,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非牛顿流体材料凭借特殊的流变性能而使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展。为了进一步把握非牛顿流体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对此进行了综述。文章在简单介绍非牛顿流体的分类以后,重点阐述了非牛顿流体型材料在流体流变性能改善、阻尼制动装置制造、个体防护装备制造以及精密机械加工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成果。最后文章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非牛顿流体型材料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其材料本身更加智能和流变性能更加可控。  相似文献   
6.
可溶填充剂对孔隙自生成超硬磨料磨具孔隙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磨具结合剂密实、难修整、容易堵塞(容屑空间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孔隙自生成超硬磨料磨具加工技术:在金属结合剂中添加"可溶"填充剂,加工过程中利用特定溶液溶解磨具表层的"可溶"填充剂,从而在磨具表层形成类似多孔金属的孔隙结构,以提供容屑空间、并增强磨具自锐性。分析了Zn、CaO和SiO2三种"可溶"填充剂"溶解"过程,以及填充剂对磨具整体强度的影响;制备?20 mm×5 mm青铜结合剂孔隙自生成金刚石丸片试样,进行孔隙生成观察试验以及加工试验,研究孔隙自生成磨具的自锐过程。结果表明,"可溶"填充剂Zn在不明显降低磨具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孔隙生成效果,从而提高磨具自锐性、减轻磨具表面的堵塞现象和提高材料去除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PLC控制的机械手组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机械手搬运物料的示教操作,文中提出了在组态环境下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方案。演示系统中采用MCGS组态环境,LG-K7MDR20S型PLC,控制机械手的上升和下降、左右运行、夹住和松开动作。在多年的实践中证明了控制方案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8.
谢林君  任欣  董晨晨  应丽 《工程力学》2014,31(6):239-244
石油、化工、核电行业法兰螺柱预紧过程中, 螺柱预紧应力计算与保证垫片应力均匀分布的预紧方法是工程实际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该文通过对螺柱垫片系统进行物理结构分析, 受力过程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垫片线性变形的螺柱应力分布数学模型及预紧方法. 研究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合, 满足实际规律. 因此, 该数学模型能用于分析预紧过程中螺柱应力变化情况;计算出螺柱具有相同密封应力的初始载荷及只需一次加载就可以达到理论密封应力的预紧优化方法. 这使得在预紧过程中不必采用边预紧边测试应变的方法来进行指导, 更有效保证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9.
剪切增稠抛光的材料去除数学模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提出一种基于非牛顿幂律流体剪切增稠效应的新型抛光方法——剪切增稠抛光(Shear thickening polishing,STP),通过对剪切弹性层理论的研究,推导出剪切增稠抛光中非牛顿幂律流体与工件之间的剪切弹性层最小厚度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Preston方程,建立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数学模型。当流速U一定时,非牛顿剪切增稠幂律流体相对于牛顿流体或剪切稀化流体能够使得加工获得更高的材料去除率(Material removal rate,MRR),随着黏性指数n的不断增加,MRR会进一步增大。当黏性指数n和稠度系数K分别为2和0.32时,随着U的增大,MRR呈现幂函数增长趋势,说明增大流速,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在STP加工系统上进行f20 mm的GCr15轴承钢圆柱工件的加工试验,经过90 min的STP后,表面粗糙度由R_a 105.95 nm降至R_a 5.99 nm,MRR达到2.1μm/h。MRR理论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仅为6.12%,试验结果证明所建MRR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精确识别转子匝间短路的故障程度,保障机组经济、安全运行,基于改进熵权理论与灰色关联理论,采用不同故障程度下机电信号为故障样本,建立了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程度诊断模型,并采用SDF-9型故障模拟机组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方法解决了利用单一特征识别偏差较大的问题,能够精确、有效识别转子绕组匝间短路的故障程度,以便合理安排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状态下汽轮发电机组的运行和检修,方法简单且无需加装新传感器,能够为现场发电机的经济可靠运行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