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酶钻井液是一种在钻井过程中有效保护储层的一种钻井液体系。从钻进和钻井完毕两个过程分析了生物酶通过生物降解发挥储层保护作用的原理,并介绍了改体系的5大优势。为了评价该体系性能,以4种生物酶钻井液为对象,进行了页岩防膨、降解性能、渗透率恢复、渗透率恢复等四项试验,并在SL油田进行了20口探井的现场应用。室内试验机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生物酶钻井液在满足常规钻井液性能要求的同时,起到了良好的储层保护作用,提高了试油产量。  相似文献   
2.
3.
以硝酸钠溶液作为腐蚀液,通过电化学和紫外辅助电化学相结合的两步法腐蚀GaN薄膜,制备出了多孔阵列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多孔阵列结构的形貌,结果表明多孔GaN阵列结构排列整齐,孔径分布均匀,其平均孔径为24.1 nm,孔隙密度为3.86×1010 cm-2,深度为2μm。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Raman光谱仪表征了多孔GaN阵列的晶体结构,与平面GaN薄膜相比,多孔GaN阵列结构的晶体质量更好,且具有较低的残余应力。使用光致发光(PL)光谱和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GaN的光学性能,与平面GaN薄膜相比,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光致发光强度和光吸收能力有较大提升。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光电性能进行测试,在1.23 V偏压下,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光电流是GaN平面结构的约3.36倍,最大光电转化效率ηmax是平面GaN薄膜的约3.5倍。该研究为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不同醇对溶剂热法制备氧化亚铜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酸铜、三乙醇胺和醇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微米氧化亚铜颗粒。通过SEM和XRD对所制备产物的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反应温度下,不同醇类作还原剂均可生成球形氧化亚铜微晶,但随着醇羟基数量的增加,球形氧化亚铜微晶的反应生成温度逐渐降低。同时,对醇在形成氧化亚铜微晶的反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为进一步提高键合型高分子荧光粉的发光效率,采用先配合再聚合的技术路线,将稀土配合物Tb(4-BBA)3(4-VP)2与N-乙烯基咔唑(NVK)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制得键合型高分子荧光粉poly(MMA-co-Tb(4-BBA)3(4-VP)2-co-NVK),然后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绿光荧光纤维,并对其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乙酸铜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球形直径约为2~3μm和八面体粒径大小约为4μm的氧化亚铜颗粒。通过选用不同的还原剂如三乙醇胺和乙二醇,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中如反应温度、溶剂、原料配比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微米结构氧化亚铜晶型与形貌的影响,选出制备氧化亚铜八面体和球形的最佳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氧化亚铜微米颗粒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8.
从基准面以及基准面旋回研究的进展出发,论述了层序界面划分的弊端,该弊端导致了基准面旋回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带来了诸多不便.目前,我国油气勘探工作已经进入了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而这种弊端更显突出.隐蔽油气藏中,洪泛面的意义尤为突出,不但控制了岩性油气藏的分布,更是控制了主力油层的分布,因而对原有的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案提出质疑.松辽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调整基准面旋回划分界限,大大提高了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可操作性,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重复脉冲法(RSO)在电机转子绕组现场检测信号中信噪比不高的问题,本文采用现场检测信号,对比多种母小波、不同阈值选择方法、不同分解层数的降噪效果。在传统评价参数均方根差变化量RMSE、信噪比SNR、平滑度r以及互相关系数CC等基础上,给出复合指标的定义和构造方法,提出采用复合指标对降噪效果进行评价,给出适合重复脉冲法的母小波、分解层数和阈值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贾甜甜  董海亮  贾志刚  张爱琴  梁建  许并社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10):20200489-1-20200489-10
高功率GaN基激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理论仿真对提高GaN基激光二极管的光电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了一种n侧双波导结构的绿光激光二极管外延结构,讨论了激光器外延结构中n-InxGa1?xN波导层中铟组分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揭示了n-InxGa1?xN波导层对激光二极管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控n-InxGa1?xN波导层中铟组分,调控外延层中的光场分布,使光场发生了偏移。结果表明,当n侧InxGa1?xN波导层中铟组分最佳值为0.07时,将光子损耗降低了0.2 cm?1,阈值电流由193.49 mA降低到115.98 mA,此外,器件的光子损耗最少,阈值电流最小,工作电压最低,从而提高了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功率和电光转换效率。因此,当绿光激光二极管的注入电流密度为6 kA/cm2时,功率输出达234.95 mW。n侧双波导结构设计为制备高功率绿光激光二极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