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在Bass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政府投资、成本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模型,同时考虑了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竞争。研究发现:(1)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对其扩散影响较小,而政府投资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较大;(2)在1.5倍和2倍于当前投资情景下,不同政府投资影响率下(Q值不同),超临界机组的最大市场装机容量分别为494.59,558.39,622.20 GW和434,518,602 GW,而超超临界机组的分别为905.42,841.61,777.81 GW和966,882,798 GW;(3)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都将在2025年左右完成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贞  朱开伟  蒲刚清 《电力建设》2014,35(6):153-159
降低电力需求侧能耗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比较分析法和情景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LEAP)模型的电力需求侧碳减排潜力分析模型。从经济增长、政府产业激励政策、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率、人均生活用电角度出发,设计3类7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景,并从碳排放增长率、碳排放增长贡献率等角度,对各种情景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在情景A、B、C下,2010-2030年和2030-2050年期间,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增长率分别为2,78%、3,21%、3,64%和0,69%、1,09%、1,51%。在情景B、G下,2030-2050年居民生活用电碳排放量对电力行业碳排放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71%、45,36%。结果显示未来居民生活用电将是影响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用电的快速增长,将是我国未来电力行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将达到15%。为了制定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投资激励政策,运用个人-组织-社会实验平台(individual,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laboratory, IOSLAB)进行选择实验研究,分析个人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支付意愿,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综合评价可再生能源投资。研究通过现场实验的方式,采用IOSLAB系统对当地居民进行现场调查。并采用多项式Probity模型求解支付意愿,模型假设所有的实验参与者对每个属性的价值具有相同偏好。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社会认可发展可再生能源会减少空气污染,增加社会就业,并愿意支付相关费用以弥补发展可再生能源所带来的部分额外成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决策者制定可再生能源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4.
为衡量大豆秸秆的生物质能潜力,使其得到合理的可持续开发,采集大豆秸秆时,要考虑为维护土壤功能所保留的秸秆量.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得到黑龙江省各类型土壤的大豆秸秆保留量的最小值、中间值和最大值,设计出大豆秸秆最高保留、适中保留和最低保留3种不同的情景.基于上述设计,考虑大豆秸秆可收集率、燃料比率等因素综合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不同情景下的大豆秸秆能源潜力.研究结果发现:假设未来无秸秆燃烧,在最高保留情景中,黑龙江省在2020年、2030年、2050年的大豆秸秆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分别是213.49、237.82、296.75万吨;在最低保留情景中,相应年份大豆秸秆可开发潜力将会达到353.14、373.27、431.54万吨.可以看出,维护土壤功能时,可开发的大豆秸秆潜力虽然有限,但对农业的发展有益,也利于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性开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