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9篇
水利工程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编码技术,即在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进行无损或近无损压缩,而在其它区域采用有损压缩,从而既可以获得所期望的高质量的图像信息,又保持了较高的压缩比,很好地解决了压缩比和图像质量之间的矛盾。该文首先对ROI编码技术的原理及编码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该编码技术引入到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中,仿真实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0引言 电力系统和工矿企业运行着大量的6~35kV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指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简称交联电缆或XLPE电缆),做好其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手段。耐压试验是其主要试验项目.本文就交联电缆的耐压试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分析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偏高的主客观原因入手,对变电站接地网的降阻措施从设计到施工运行维护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各种降阻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变电站接地网的降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变电站接地网电阻偏高的主客观原因入手,对变电站接地网的降阻措施从设计到施工运行维护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阐述了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各种降阻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桐庐地处山区,雷击活动相当频繁。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电网建设,投运的高压线路数量迅速增长。线路雷击故障日益增多,故障点的查找工作量很大。为了减少因雷击故障引起的停电损失.降低线路人员寻找雷害故障点的劳动强度,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快速、准确的查找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点以及精确确定落雷塔号就显得很迫切。据统计,2005年至2007年,桐庐供电局共计发生35kV以上输电线路雷击跳闸85次。占了全部跳闸的95%,可见雷击跳闸是当前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为改变不利现状,快速定位线路的雷击故障点,桐庐电网为此引入了浙江省中试所开发的雷电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变电所遭受雷击的几种形式,对变电所防雷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指出了防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力安全文化是有关电力安全的一切物质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在安全管理领域的表现形式,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综合。安全  相似文献   
8.
施国庆  贺体龙 《电世界》2009,(12):16-16
桐庐地处浙西山区,雷电活动频繁。为了统计雷电的分布,进行电力系统雷击故障的定位处理,为电力安全生产运行提供服务,桐庐电网应用了浙江省中试所研发的雷电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9.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特高压输电线路大部分地处山区, 雷害占据了输电线路故障的首要位置。借鉴前苏联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工程实践经验, 出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降低雷击跳闸率的建议: 尽可能降低杆塔高度, 限制杆塔的接地电阻在10 Ω以下, 全线采用负屏蔽角、三相导线倒三角形排列等。  相似文献   
10.
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编码技术,即在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进行无损或近无损压缩,而在其它区域采用有损压缩,从而既可以获得所期望的高质量的图像信息,又保持了较高的压缩比,很好地解决了压缩比和图像质量之间的矛盾.该文首先对ROI编码技术的原理及编码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把该编码技术引入到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中,仿真实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