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水利工程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清洁能源逐渐成为电力市场的竞争主体,考虑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和探究高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成为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程中的关键问题。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和多元Gaussian-Copula函数生成典型出力场景来描述风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和时空相关性。上层模型基于纳什谈判理论最大化风-光-储合作联盟收益,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风光发电商的报价策略。下层模型以购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设计了多主体参与含价格型需求响应的主辅联合市场的出清机制。最后分析了风光出力的典型场景和市场出清结果的合理性。通过算例验证了该优化模型能够提升合作个体的收益,降低了购电总成本和负荷的峰谷差。  相似文献   
2.
中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近期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用现代技术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至2003年年底已建成和在建的已超过110座,其中坝高超过100m的有31座。文章主要介绍近年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的若干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土石过水围堰在二级水电站库区修建,具有轴线长,基础复杂,深水填筑等特点,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通过堰型选择,采用高喷板墙,振冲碎石桩,混凝土楔型体护面等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防渗,堰基稳定和度汛保护的难题,由于标书提供的水位流量关系指标较实际运行值相差较大,且受到已建二级水电站运行水位制约,1995年单洞度汛中,下游围堰堰脚局部遭到淘刷,但上,下游围堰安全度汛,保护了截流成果和大坝基坑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建设了120多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建的水布坯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我国已建的多座高面板堆石坝,设计合理,质量良好,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总结借鉴,因此有人说“世界面板坝的重心在中国”。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列举了大量工程挡水渡汛,过水渡汛实例,论述了国内外导流与渡汛方式。  相似文献   
6.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修订《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已获批准,于1999年2月开始实施。作者参加了《规范》编写工作。本文作者阐述了个人对《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以供水利工作者在工作中参考。并指出在今后设计工作中仍需因地制宜、深入研究、严控质量。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国外及我国南北方一些地区,在填筑坝的建设中,提出了分散性土的性质和使用问题,并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本文介绍的门佐利坝,是一座高42米、长1,500米的辗压式斜心墙土石坝,坝址位于南非斯威士兰的黑恩布路兹河上。系英国人承包,已在近期建成。该工程对作为防渗体的分散性粘土(dispersive clay)进行了专题研究,在土料鉴定、坝体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现摘要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增凯 《水力发电》1990,(1):54-57,60
几年来,水电工程在不断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高坝坝型及枢纽泄洪消能布置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现将几个主要方面简要加以介绍。一、合理确定设计洪水标准设计规范是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是进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用现代技术修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到2003年底已建成和在建的己超过110座,其中坝高超过100m的有31座。本文介绍近年来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建设的若干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以虚拟电厂形式将需求侧资源(分布式能源、柔性负荷、储能等)进行聚合并优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经济性.在此基础上考虑虚拟电厂面临的不确定性及其内部的利润分配问题,建立计及风险偏好的虚拟电厂日前调度模型,采用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对不确定因素风险进行量化处理,求得不同风险水平下虚拟电厂的运营策略和收益,并对不同的运营策略采用模糊决策处理,为虚拟电厂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案;同时综合考虑虚拟电厂内部各主体的风险水平和边际效益,以纳什谈判模型为主,结合Shapley值法和独立风险贡献理论的分配方法对虚拟电厂的总收益进行利润分配.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运营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对需求侧资源的风险大小和利润大小进行分析,证明了该利润分配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