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阐述配电网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和理论计算方法,将防止雷击断线的措施分为堵塞式和疏导式两大类,通过分析现有各种防雷产品的结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对各种防雷措施进行比较,指出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范措施,最后总结配电网架空绝缘线路防雷击断线措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湛江东海地区10kV架空绝缘导线的调研,分析了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阐述了绝缘导线断线理论计算方法,针对雷击断线问题,介绍国内外常用的5种防护措施及安装范围的说明.并结合东海地区配电线路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架空绝缘线路上安装穿刺型防弧金具或过电压保护器,能够降低雷击断线事故,并且比较经济、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本方案实现了数据信息的无线透传,无线模块WT3224的设计采用TI的CC1110方案,其通信频段433MHz,模块在空旷条件下传输距离可达500 m,实现了短距离无线通信,为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回传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线路弧垂是电力线路最大允许载流量的重要约束条件,现有的弧垂测量方法普遍存在计算模型复杂、精度不高、受环境随机变化影响较大和无法反应线路整体性能等缺点,难以满足线路动态增容的要求。为此,论文深入研究了电力线路的行波传输时差、长度和弧垂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行波传输时差的输电线路弧垂计算模型;并设计了一种新的线路动态增容方案,基于微型气象站和行波采集装置实时监测线路环境参数及弧垂等运行参数,电网调度中心计算分析确定线路最大允许载流量,以便实现输电线路动态增容。  相似文献   
5.
坑道直流聚焦超前探测电阻率法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有限元法数值计算,对影响坑道直流聚焦法超前探测距离的主要因素及该方法的超前探测距离进行研究。模拟含水层体积变化、测量电极距变化、异常电阻率比值、坑道旁侧异常体的变化和掘进面后方坑道中的金属体对超前探测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掘进面到含水层的距离、测量极距变化和异常电阻率比值对聚焦法超前探测距离的影响不大,当坑道后方存在金属体时对超前探测距离没有影响;而坑道正前方目标体(含水层)的体积变化对聚焦法超前探测距离的确定影响较大,聚焦法超前探测的有效距离为10~11 m。  相似文献   
6.
针对使用加窗插值算法校正快速傅里叶变换出现的计算量大、速度慢、硬件要求苛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谐波电能量监测终端软硬件设计方案。硬件上采用16位6通道同步采样的ADC和具有浮点运算单元的ARM为核心单元,软件上提出了"基于谱线重心的M阶余弦窗"加窗插值的改进算法,该终端能实现对30次以内谐波电能的计量及电能质量分析,并具备数据显示、存储、传输等功能。实验数据表明,该谐波电能量监测终端达到了GB/T14549-1993中A类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所采用的加窗插值算法使硬件设计得以精简,对谐波电能计量表计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湛江东海地区10 kV架空绝缘导线的调研,分析了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机理,阐述了绝缘导线断线理论计算方法,针对雷击断线问题,介绍国内外常用的5种防护措施及安装范围的说明,并结合东海地区配电线路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架空绝缘线路上安装穿刺型防弧金具或过电压保护器,能够降低雷击断线事故,并且比较经济、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经验预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产量预测模型成为热门研究领域。针对水稻产量预测问题,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建立一个水稻产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将天气特征、地理位置、风向作为输入特征并利用LSTM模型进行组合预测,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实验结果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小可控的球形高吸水性树脂(SAP)与水泥基制成SAP多孔混凝土,对其进行一维应变加载,探究了孔隙率为38%、48%、53%的SAP多孔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及耗能特性。结果表明:SAP多孔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多孔材料典型的三阶段特征;且孔隙率、平台应力、压实应变对材料能量吸收有显著影响;在密度为997~1321 kg/m3内,SAP多孔混凝土的吸能能力会随孔隙率减小而增加。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损伤因子和Weibull分布理论,建立了基于SAP多孔混凝土密度的损伤本构模型,得到预测不同密度的SAP多孔混凝土损伤演化行为的本构模型,且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