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武器工业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南京梅山酸洗铁红预烧料(MYF30H),复合添加常规添加剂CaCO3-SiO2-Cr2O3-NH4HCO3(Cr2O3不超过1wt%),探索生产高性能永磁铁氧体材料.在复合添加CaCO3-SiO2-Cr2O3-NH4HCO3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Al2O3,样品磁性能达到B(r)≥395mT,Hcj≥318kA/m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拓宽烧结温区并降低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型SrFe12O19纳米晶铁氧体。借助XRD、SEM和VSM等技术,对合成纳米晶的物相、微观结构及其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900℃以上时,M型SrFe12O19微粒保持为单一的六方磁铅石型结构;温度在1100℃时,得到平均晶粒100~150nm的六角型锶铁氧体;温度为800℃时,其矫顽力达到最大为HC=399.78kA/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σs=57.97A·m2·kg-1。  相似文献   
3.
钒渣提取五氧化二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从玉钢钒渣中提取五氧化二钒工艺。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和化学滴定法,系统地研究了添加剂用量、焙烧温度、沉钒温度和pH等因素对玉钢钒渣中五氧化二钒回收率的影响,并制定了合理的提钒流程参数。通过实验发现,在最佳流程参数条件下(添加剂与钒渣质量比为22:100,焙烧温度为850℃保温2h,沉钒时水浴温度为95℃,沉钒pH为2.2),五氧化二钒的回收率达到了85.4%,且五氧化二钒的纯度大于99%。  相似文献   
4.
La~(3+)取代对M型锶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r1-xLaxFe12O19样品,用XRD、VSM和TEM研究了La3+取代量对样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合适的La3+取代量能很明显提升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内禀矫顽力,在取代量x=0.15,于850℃空气中热处理时得到理想的磁性能σs=74.1Am2/kg,Hcj=498.4kA/m。  相似文献   
5.
对本钢环宇预烧料BHY-4-2的湿压产品实验,得到二次添加剂CaCO3、H3BO3、SiO2对样品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一个较优良的二次配方.选用此配方进行干压实验,发现樟脑不宜直接加入干粉中,需要溶于酒精,配成溶液再加入.硬脂酸钙对干压样品的性能影响很大,其适宜的加入量在0.6wt%~1.0wt%之间.依据确定的二次配方和黏合剂、润滑剂使用量,最终制得了性能达到日本TDK公司FB3N水平的样品.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其中两样品的物相结构,测出了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 = 71.6A·m2/kg.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波还原乙酸镍制备了镍纳米晶微粒。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式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合成的镍纳米晶的物相、微观结构及其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在120~130℃且反应时间为2h以上时,镍纳米晶保持为面心立方结构;晶粒的平均尺寸为100~150nm;反应时间为4h时,其矫顽力达到Hc=14.818kA/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σs=45.20A.m2/kg。  相似文献   
7.
以梅山MYF31H永磁锶铁氧体预烧料为原料,采用陶瓷法制备La-Co掺杂高性能M型锶铁氧体磁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MATS-2010型磁性材料自动测量装置,研究了La-Co掺杂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La-Co掺杂能够明显改善M型锶铁氧体的磁性能。在掺杂量为0.15mol时,磁性能为Br=424.2mT、Hcb=315kA/m、Hcj=346.4kA/m、(BH)max=35.7kJ/m3。  相似文献   
8.
以梅山MYF30H永磁锶铁氧体预烧料为原料,分别采用滚筒球磨机和砂磨机进行球磨制备铁氧体材料。粒度分布、X射线衍射(XRD)和磁性能分析表明,与滚筒球磨相比,砂磨机磨出的料粉平均粒径较细,且粒度分布比较窄;但砂磨料粉中过细颗粒要多于滚筒球磨料粉,其样品矫顽力明显小于采用滚筒球磨机球磨制备的样品。制备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特别是高矫顽力的磁性材料,预烧料适宜采用滚筒球磨方式进行二次球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