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依托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运用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建立了500 kV架空线路与海底电缆线路的雷电侵入波仿真计算模型,采用修正后的电气几何模型法来计算最大绕击雷电流,采用先导发展法作为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放电闪络判据,计算架空线路遭受绕击和反击时,无避雷器和有避雷器2种情况下海底电缆主绝缘上所承受的雷电过电压,据此校核海底电缆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及避雷器配置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配置避雷器大大降低了雷电过电压对海缆的影响,在架空线路遭受绕击和-250 kA雷电流反击时,海底电缆最大雷电过电压分别为-916 kV和-923 kV,海底电缆绝缘裕度和避雷器配置满足防雷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广东电网500 kV坪石-曲江送电线路的30 mm及50 mm重冰区选择满足技术要求且经济合理的导线截面和分裂型式,从输送容量、电磁环境、机械特性及工程投资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该线路的导线选型论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分裂大截面导线,电磁环境干扰值能满足规程要求:机械性能上,双分裂导线方案明显优于四分裂导线方案,并...  相似文献   
3.
徐伟  郑志源 《广东电力》2014,(12):118-122
为限制电缆热伸缩时的轴向力及金属护套应变,以截面积为2500 mm^2的220 kV交联电缆为例,研究隧道内电缆蛇形敷设特性。在分析了初始蛇形弧幅、蛇形节距对电缆轴向力、金属护套应变的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蛇形节距的取值范围,认为应综合考虑轴向力、施工误差和金属护套寿命等因素来确定初始蛇形弧幅。从隧道空间及支架荷载、立柱荷载等方面对垂直蛇形和水平蛇形敷设方式进行了比较,指出实践中应结合工程特点合理选择电缆蛇形敷设方式和参数。  相似文献   
4.
高压单芯电缆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优化高压单芯电缆交叉互联接地方式,首先对交叉互联接地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指出交叉互联接地方式的主要缺陷,来自金属护层感应环流的不可避免以及线路改造时接地方式改造的困难。讨论目前常用的几种金属护层感应环流的抑制措施,指出它们在有效性和适用性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金属护层接地方式的优化方案,能有效地解决感应环流和线路改造困难等问题,可作为以后工程的推广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多种工况下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后的交流单芯海缆金属护层最佳的接地方式,首先分析了金属护层工频感应电压、短路感应电压以及冲击感应电压的作用机理和计算方法,指出了过电压工况是制约海缆安全运行的控制条件。针对接地方式选择的经济性评估,认为长距离海缆的电容电流对海缆工频感应电压、损耗以及载流量有较大影响,需对IEC 60287的损耗计算方法进行修正以便正确计算海缆载流量,最后给出了金属护层接地方式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