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无线电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850℃下合成掺锡锂钛复合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SEM、电化学阻抗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及恒流充放电测试。锡的掺杂并未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但降低了材料的规整度。实验结果表明:锡的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锂钛氧化物的电化学性能,降低了电极极化,在电极表面并未形成钝化膜。其中以掺杂比为Sn:Ti=1:5(原子比)的材料性能最好,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65mAh/g以上,经过5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57mAh/g。  相似文献   
2.
陈猛  李金媛  金江敏 《电池工业》2007,12(5):298-302
介绍了采用液相包覆法,将沥青裂解碳包覆于天然球形石墨上,以改善其循环性能。将所制备的改性石墨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以金属锂作为对电极做成模拟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分别以0.1C、0.5C、2C、3C倍率充放电,考察其循环性能。同时还对样品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分析、电化学阻抗(EIS)分析及电镜扫描(SEM)分析。结果表明,沥青包覆改性有效地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实验条件为:烧结温度850℃,沥青含量10%。  相似文献   
3.
陈猛  金江敏  李金媛  韩文伟 《电源技术》2007,31(12):957-958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尖晶石型锂钛复合氧化物,并对其进行Cr、Sn复合掺杂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掺杂改性降低了锂钛氧化物的放电电压平台,提高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4.
LiNi_(0.5)Mn_(1.5)O_4/Li_4Ti_5O_(12)电池体系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和负极材料Li4Ti5O12。通过XRD和SEM分析,并借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测试了LiNi0.5Mn1.5O4/Li4Ti5O12电池体系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Ni0.5Mn1.5O4和Li4Ti5O12均为尖晶石结构,LiNi0.5Mn1.5O4/Li4Ti5O12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循环可逆性,以0.5C倍率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24.31mAh·g–1,充放电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在116mAh·g–1以上,容量保持率为93.3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