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鄂尔多斯盆地CK油田为裂缝性特低渗油藏,注入水易沿压裂裂缝、纹理缝、溶蚀缝等多种类型裂缝组成的高渗窜流通道发生突进。为改善该类油藏开发效果,在CK油田C126区开展了自适应深部整体调驱体系性能评价与先导性矿场试验,发挥该技术的区域性封堵效果,提高药剂利用效率,聚合物质量浓度0.5%、分子量1500万时,交联剂浓度范围为150~300mg/L,稳定剂质量浓度为0.03~0.05%,用低剪切速率泵入0.3倍孔隙体积堵剂。矿场试验表明,施工后注入井的注入压力与井口压降状况改善十分明显,油井含水率降低23个百分点,有效期超过13个月,累积增油量810.25t,位于5口调驱井作用范围交叉区域的5口高含水井见效尤为明显,净增油幅度约127%,充分发挥了整体性区域调驱的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气田开发普遍进入高-特高含水期,对储层内部窜流机制与调控方法研究日益重要。通过可视化实验窜流通道形状与窜流形式对比分析,发现窜流通道与河流相具有一定的发展相似性,其由"辫状河"-"曲流河"变化的形状与流体性质、多孔介质性质、油藏开发时间有关;窜流通道决策、研究方法可归纳为定性分析、渗流数值模拟、定量决策和矿场测量与实验四大类,提出了一种利用长驱替模型可视化揭示窜流发展机理与优势通道体积计算的方法,可作为验证经验法和理论模型解析解的有力补充,指导实际油藏调堵(驱)药剂用量设计。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储层水气交替注入方式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岩心试验,对低渗储层岩心,气水交替注入方式和水气交替注入方式对驱油效率和相对流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方式的选择对岩心的最终驱油效率和相对流度有很大影响;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比气水交替注入方式的驱油效率平均高6.5%;无论哪种方式,水驱过程对最终驱油效率的贡献平均大于68.3%;水气交替或气水交替注入第1周期的驱油效率均占最终驱油效率的90%以上;水气或气水交替注入时相对流度均明显低于纯注水和注气,存在注水转注气困难问题。因此在进行水气交替注入时,应充分考虑注入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碳酸钙结垢预测方法及应用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钙垢是油田注水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垢型,它会严重影响油田开发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碳酸钙的成垢步骤、成垢机理、碳酸钙垢的各种预测方法以及对预测方法的评估。最后本文对子北和甘谷驿两个采油厂的注入水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子北和甘谷驿采油厂碳酸钙结垢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针对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频繁长期停机备用期间,余热锅炉省煤器鳍片管08Al碳钢表面腐蚀严重的问题,通过挂片法和电阻探针法,研究08Al碳钢在临界湿度以上环境下的宏观腐蚀现象及腐蚀速率。结果表明:在恒定的20℃及相对湿度70%环境下,08Al碳钢在前5天的腐蚀速率最快,腐蚀深度达到了0.85μm,占整个过程总变化量的47.7%;腐蚀现象变化最为明显的过程,包括质量及表面腐蚀面积比例的变化,发生在约第19~25天;随着相对湿度从临界湿度70%逐渐增加(环境温度20℃),08Al碳钢的各项腐蚀评价指标均呈线性上升趋势。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长期停机备用下的充氮保养策略,可有效缓解余热锅炉省煤器鳍片管的腐蚀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