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针对语言普遍存在的字符间非线性关系,为捕获更丰富的语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自注意力机制的命名实体识别(NER)方法。首先,借助深度学习方法有效提取字符特征的能力,采用GCN学习字符间的全局语义特征,并且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提取字符的上下文依赖特征;其次,融合以上特征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其内部重要度;最后,使用条件随机场(CRF)从融合特征中解码出最优的编码序列,并以此作为实体识别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采用BiLSTM和CRF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数据集和BioNLP/NLPBA 2004数据集上的精确率分别至少提高了2.39%和15.2%。可见该方法在中文和英文数据集上都具备良好的序列标注能力,且泛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针对语言普遍存在的字符间非线性关系,为捕获更丰富的语义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和自注意力机制的命名实体识别(NER)方法。首先,借助深度学习方法有效提取字符特征的能力,采用GCN学习字符间的全局语义特征,并且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提取字符的上下文依赖特征;其次,融合以上特征并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计算其内部重要度;最后,使用条件随机场(CRF)从融合特征中解码出最优的编码序列,并以此作为实体识别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采用BiLSTM和CRF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数据集和BioNLP/NLPBA 2004数据集上的精确率分别至少提高了2.39%和15.2%。可见该方法在中文和英文数据集上都具备良好的序列标注能力,且泛化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计一类依赖模态的异步事件触发控制器实现中立型切换系统的指数稳定。针对具有混合时滞时变时滞的中立型切换系统,提出了一种事件触发采样机制,并考虑系统受物理原件的影响,控制器与系统间存在时滞,再利用时间区间分割和凸组合技术构建一类新颖的多Lyapunov泛函,将系统的异步段,同步段分别分割,给出该类中立型切换系统的稳定充分条件。该分析技术不需要约束在切换时刻引入的增长系数大于1,大大降低了结果的保守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成果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发展的重点方向,考虑到自然生态的平衡和城市内部的环境质量,通过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营造出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人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配合装配式设计,既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能够促使建设工期获得极大的缩减。由于装配式设计和施工能够降低施工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可大力推广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展开施工建设,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NO在200~230nm紫外区域的差分吸收特性,提出了一种烟气中NO浓度反演算法。通过实验分析了NO在非线性区域的吸收特性,针对烟气中NO与SO2共存的现象,研究了SO2干扰对于NO浓度反演的影响,得到了SO2干扰下NO浓度的校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的反演算法并进行非线性修正后,NO反演误差优于7%,并且可以消除SO2对NO浓度反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深圳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宝贝车散件为核心,详细介绍了以此为基础组装与开发机器人的详细方法,同时讨论了机器人相关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翼吊低平尾布局飞机水上迫降过程,基于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法对某型号飞机开展水上迫降仿真计算,通过和缩比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方法的适用性。基于仿真结果,分析飞机的运动和受载以及垂向初速度和初始俯仰角对飞机水上迫降过程的影响及其机理,提出降低翼吊低平尾布局飞机水上迫降冲击载荷的策略。结果表明:飞机先抬头后低头、平尾着水低头力矩对飞机抬头有限制作用;俯仰角变化量峰值随垂向初速度和初始俯仰角增加而降低;垂向加速度峰值随垂向初速度增加而提高,且随初始俯仰角增加而降低;应尽量减小垂向初速度,增大初始俯仰角。  相似文献   
8.
仿生学是由工程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新规律,而结构仿生学是仿生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美学和结构逻辑。文章旨在探索建筑设计中自然原型的创造性转译,从建筑自然结构的生物学方面入手,通过提取相关的结构和行为特征作为设计要素,探究仿生手法相关数字化技术与建筑本体的表皮、空间与功能等方面创造性地结合与应用;最后自我研究一项表皮设计对仿生手法进行运用尝试,并探究其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