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建筑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某220kV线为例,基于线路杆塔参数、绝缘配置、接地电阻及沿线地闪密度、地形地貌等客观运行环境,结合历史雷击跳闸进行逐基杆塔的雷击闪络风险评估,同时分析了典型同跳故障,研究了常用防雷措施及采取综合措施在高海拔条件下的实际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差异化防雷改造方案,为线路防雷提供科学依据,对高海拔条件下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实施差异化防雷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国网投运时间相对较长的±800 k V复奉线、锦苏线和宾金线为例,总结特高压直流线路运行情况和防雷性能,挖掘雷击故障特征和影响性因子。针对宾金线防雷性能显著低于复奉、锦苏线的情况,从地闪密度、地面倾角、绝缘配置三方面对比差异性,并综合计算分析雷击运行性能出现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绕击防护是特高压直流线路亟待提升的薄弱点,宾金线故障杆塔的绕击重启率理论上是复奉线故障杆塔的5.81倍,与实际运行结果 6.87倍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根治三峡近区电网近年来雷击跳闸频繁的问题,在分析三峡近区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特点及原因后,评估主要防雷措施的技术特点,结合三峡近区15条输电线路运行状况、地理环境和雷电活动的差异性规律,研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防雷综合治理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估和跟踪考察.统计数据表明,防雷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紧凑型输电线路反击是造成其线路跳闸的重要原因。对云南地区近年来雷击跳闸以及雷电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分析,运用电磁暂态模型对500 kV紧凑型输电线路雷电反击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紧凑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接地电阻、杆塔高度对紧凑型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要略小于对常规线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从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的统计散点中准确获得分布公式的参数,以残差平方和作为拟合结果优劣的衡量标准,提出了3种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的拟合方法,即"中值电流"法、线性变换法和Levenberg-Marquardt法,前两者计算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后者鲁棒性强,计算开销也最大。计算实例表明:Levenberg-Marquardt法的拟合残差平方和最小,拟合曲线最贴近统计散点,"中值电流"法次之,线性变换法的拟合残差平方和较前两者高出1~2个数量级;Levenberg-Marquardt法迭代步数依赖于给定的初值,采用IEEE的推荐参数作初值,经过4~6轮迭代即可得到终值;将"中值电流"法的拟合结果作为初始值代入Levenberg-Marquardt法中,形成混合拟合方法,可加速迭代过程,保持拟合效果不变的前提下减少约26%的运算时间。综上,建议使用"中值电流"法与Levenberg-Marquardt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6.
计及工作电压时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闪络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00 kV线路工作电压等级高,在雷击过电压中占有不可忽略的比例。为分析计及工作电压情况下同塔双回线路雷击闪络特性,从而降低双回同跳的风险,结合500 kV福州–可门双回线雷击闪络案例,利用ATP-EMTP程序建立仿真模型,讨论分析了工作电压和相序排列方式对反击耐雷水平及双回同跳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工作电压决定可能发生雷击闪络的相别,若存在多个相别的相电压值相等形成竞争态势,则高度最高的左右回路各一相处于优势而发生反击闪络;双回线路相序排列越对称,两相闪络耐雷水平越低,ABC-BCA的排列方式防雷性能最佳。另外,三相和四相反击闪络的仿真情况也有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开展复合材料杆塔在防雷性能和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复合材料杆塔防雷性能的影响。基于ATP软件,建立了不同结构参数下110 kV复合材料杆塔及绝缘闪络的仿真模型,研究了横担长度、上下相间距离、杆塔呼高及水平档距等因素对单回输电线路杆塔耐雷水平及雷击分闸率的影响,依据仿真计算结果提出了复合材料杆塔的最优化防雷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浙江和西藏两地区的地闪活动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了两地地闪参数的特征,并建立了多回击地闪雷击线路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地闪特征参数对线路动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地区的多回击地闪百分比、地闪回击次数、地闪持续时间、回击时间间隔和地闪回击强度等参数均要大于西藏地区,两地多回击地闪的地闪持续时间大于500ms的比例和后续回击大于首次回击的比例均不可忽视;多回击地闪作用下的线路耐雷水平与单次回击作用下的线路耐雷水平相等,线路的重启失败率随着多回击地闪的地闪回击次数增大和地闪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适当延长线路重启过程的去游离时间以及增加线路重启次数,有助于提高多回击地闪作用下线路的重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