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2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能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HTR-PM)是首台商业运行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研究其一次调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HTR-PM机组控制特性的基础上,提出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并开发了HTR-PM机组全范围实时动态仿真模型。针对电网频率快速变化时,HTR-PM机组一次调频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上,在一次调频参数、控制逻辑等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在一次调频允许投入的负荷区间内,当频率扰动时可以实现输出功率变化,同时保证蒸发器出口蒸汽压力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马晓珑  王军 《东方电气评论》2010,24(2):17-20,23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中的炉水循环泵主要用来回收从直流炉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水.国内目前还不能生产可靠的炉水循环泵,炉水循环泵的供货周期较长,影响了机组的建设速度.同时炉水循环泵的运行、维护比较复杂,炉水循环泵出故障后,维修困难.文章根据炉水循环泵的作用,探索寻找替代炉水循环泵的方法,研究取消炉水循环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采用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某电厂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的设计和运行参数为基础,计算了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能耗和投资,并与电力驱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经济性。给出了采用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分析论证了其可行性。采用汽轮机驱动引风机后,引风机可采用变速调节,减少了节流损失,节能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汽动引风机在超超临界1000MW机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电厂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锅炉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合并后采用小汽轮机驱动引风机,分析汽动引风机对电厂主要运行指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大容量风机采用小汽轮机驱动后,避免了风机起动过程中对厂用电系统的冲击,显著降低了厂用电率.  相似文献   
5.
马晓珑 《华中电力》2006,19(3):48-51,54
测量汽包水位的主要装置有电接点水位计、双色水位计、单平衡容器水位计、双平衡容器水位计。汽包水位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测量原理方面的,有补偿方面的,有设计、安装等方面的。通过合适的补偿方法,在水位计的设计、安装、运行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减小汽包水位测量的误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组成、启动过程的特点,针对干/湿转换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通过举例说明启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了干/湿转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电动给水泵(电泵)是电厂主要的耗能设备。为了降低厂用电率及投资,某些设计提出了取消电泵的方案,形成了无电泵的发电机组。以某电厂使用2号机组电泵为3号机组供水的试运行为例,研究了无电泵发电机组利用相邻机组电泵供水方法的可行性。试运行结果表明,在2号机组运行不受影响的情况下,3号机组试运行工期比正常提前了40多天。  相似文献   
8.
刘俊峰  马晓珑  付春杰 《热力透平》2012,41(3):193-195,223
基于能量价值分析计算方法,阐述了给水泵两种不同驱动方式下输出净功率、供电煤耗率、综合煤耗率的3种计算方法,并根据华能东方电厂350 MW机组在日常调峰范围内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参数,应用3种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得出对于调峰负荷在50% ~ 100%情况下的350MW新建火电机组,采用汽动给水泵方式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给同类型机组给水泵驱动方式的选取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驱动是解决火电机组主要辅机大型化的一种有效途径。H电厂1000MW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引风机采用汽轮机驱动,是大型发电厂风机首次采用汽轮机驱动。介绍了汽动引风机的启动调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超(超)临界锅炉启动系统组成、启动过程的特点,针对干/湿转换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通过举例说明启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了干/湿转换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可为同类型锅炉的运行及调试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