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1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逐渐攀升,然而,不可再生的能源储备量却在逐年减少。有关资料显示,世界的能源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我国的能源使用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寻找开发新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和讨论重点。太阳能分布广泛、储存量丰富、绿色环保的特点将其推上新能源开发的热潮。然而,太阳能的发展却遭到了阻碍,这种阻碍主要来源于较高的发电成本,其主要是因为光伏电池的价格较为昂贵,光伏的逆变效率较为低下。因此,对光伏逆变电源中逆变效率的提高则成为最有效的降低发电成本的方法。本文以下将对单相光伏逆变电源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学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具有内容广、概念多、计算繁、公式推导复杂等特点,笔者提出了"一主线,二并重,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该模式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强电专业的大学生树立工程意识观,掌握三大常规计算的实用计算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围绕地方性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从2006年开始研究与实践以来,在不断总结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性本科院校电气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案,创建了以能力培养和社会需求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成效显著,既促进了专业建设,又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在同类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中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具有内容广'概念多、计算繁、公式推导复杂等特点,笔者提出了"-主线,二并重,三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该模式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强电专业的大学生树立工程意识观,掌握三大常规计算的实用计算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电力系统分析"省级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一定的成效,对其他专业课、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邵阳学院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师资教学水平,以实现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永磁同步电机的伺服控制系统中,绝大多数采用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由于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非线性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运行时受电机参数的变化、负载扰动等因素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影响较大。提出一种基于端口受控哈密顿方法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端口受控哈密顿控制器,并分析了该控制器的鲁棒稳定性。对比传统PI矢量控制,通过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端口受控哈密顿控制器具有优越的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负荷数据的复杂度、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一种短期尖峰负荷多信息融合的神经网络模型。选取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假日、温度、湿度等信息之间的密切程度,将关键气象信息融合进模型中,优化负荷的输入参数,重构神经网络模型的新数据集,并防止神经网络的过拟合,提高短期尖峰负荷预测精度。算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与未考虑多信息融合的单一增强型决策树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更能有效地提高短期尖峰负荷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结合邵阳学院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核心能力的基本方案,并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为地方性行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就业的共性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培养"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群和实践环节进行阐述,有力地论证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实践,已培养出大批"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为地方性行业培养了大批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就业的共性以及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培养"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群和实践环节进行阐述,有力地论证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实践,已培养出大批"基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