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43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机械工业出版社92年10月出版的由青岛大学和山东工业大学主编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电力工程》,与以往教材相比,内容较为新颖全面,因此该书在全国高校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采用。我系电气技术专业本科生和各类专科生也都使用了这本教材。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该书关于闭式电网功率分布计算的叙述存在不妥之处。因这个问题涉及到电工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容易在学生头脑中引起混乱,故特撰写此文,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2.
市场力是阻碍电力市场正常运行的最大因素之一,美国加州电力市场中的部分发电商行使市场力哄抬电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州电力危机的发生.国内外对市场力判别方面的研究早已进行,但至今仍缺乏较为明确直观的方法.传统方法中,一般根据市场集中度来分析市场力,本文改变从发电侧根据机组所占份额来分析市场力的这一做法,试图从负荷侧根据线路对负荷的供电情况来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市场力判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配网规划中一种新型接线方式,在变结构耗散网络中,将其处理成T1型接线,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判断节点的类型来设置顶点的状态,从而达到配网优化重构目的.在一个含有新型接线故障恢复优化的实例中,根据对故障端点性质的判断来设置顶点状态,从而提出了改进的故障恢复算法,并详细介绍了其计算步骤.通过与一般算法的比较,证实在变结构耗散网络中对新型接线处理的可行性和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了这种新型接线在配网重构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从自控角度出发,就如何利用电压回路方程、电流节点方程、矢量波动方程、坐标变换(解耦处理)对直流双极线路传输特性进行分析作了介绍,可供直接输电双极线路运行与控制分析以及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求取方法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工程设计中的技术经济比较涉及到年电能损耗计算,其常用方法就是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功率因数从手册中查取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本文对这一经典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与功率因数的关系与手册中所给出的有着本质区别。此外,本文还对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与另一个新参数──年最大负荷持续时间相对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世界各国电力系统的任务在于:长期确保满足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和始终以足够数量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特别是以有能力竞争的价格向人们提供电能.因此该系统的经济性和足够的供电可靠性就是电力工程师们必须不断并且一再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的规划性课题.  相似文献   
8.
9.
在配电网回路阻抗法潮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电网线路开断后潮流算法:对应取零法.该算法通过对已有的基态潮流方程的矩阵经过适当的变形,得到所求的因子表,从而节约了大量计算机时.对一个35节点配电网实例计算与比较的结果证明了"对应取零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最优线性组合理论的动态稳定模型等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高阶的电力系统模型必然给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计算带来困难。提出合理选择主导特征值和重要状态变量,利用最优线性组合理论分析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模型的降阶。采用简单电力系统模型,完整地考虑发电机组的励磁、调速、电力系统稳定器以及阻尼绕组,建立高阶模型。由降阶前后状态变量的动态特性曲线论证了最优线性组合法可以获得精度较高的降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