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叙述了P波段脉冲功率组件的设计方法和测试结果,它的主要技术指标为,频率540 ̄600MHz连续可调,脉冲宽度10 ̄1000μs,占空比1% ̄40%均可调,脉冲功率输出大于3W。  相似文献   
2.
XK5159H钢连铸连轧棒材用于制造矿山磨光球,对于钢的纯净度、低倍组织、探伤结果及DI值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很难控制。我们通过制定内控化学成分及合理的工艺路线,使生产试制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3.
ABS树脂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文新  王秀兰 《辽宁化工》1997,26(2):64-67,72
本文概述了ABS树脂国内外生产现状,技术动向及需求预测,对我国ABS树脂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Cr、Mn、Mo、Cu多元合金化的途径,使渣浆泵耐蚀件用无镍合金白口铸铁,在其铸态下具有以马氏体为主的基体组织;并通过B-Ti-RE复合变质处理改善碳化物的形态与分布,从而获得在马氏体加适量奥氏体的基体上,弥散而均匀分布块状碳化物的组织形态,使其性能达到NiCr-1硬合金白口铸铁的性能指标。另外,还在pH=6和pH=7的弱酸性和中性介质中,对无镍合金白口铸铁件的砂浆冲蚀磨损机制进行了较为深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聚苯乙烯模型化合物2-苯基丁烷(简称2-PB)的光氧化过程和产物与聚苯乙烯的光氧化产物进行比较,利用质谱和红外光谱的数据证明了聚苯乙烯的光氧化主链断裂有两种形式,其一是主链断裂氧化成苯酚和联苯二酚类似的低分子化合物,其二是主链断裂后氧化成为脂肪酮类和带有苯基类的低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将九轴筛改造成篦条筛,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铬钨白口铸铁与碳钢复合筛条结构。经装机考核,其使用寿命由原45d延长为360d。功能价值系数由0.035增加到1.0,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ZnO:Zn粉末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均匀沉淀的方法制备出了ZnS颗粒,并以此作为源材料,结合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性质,通过热灼烧的方法合成了ZnOZn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做了测试.研究结果发现,加入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样品其电致发光峰位并没有发生移动,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发光强度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在同一电场强度下,以18胺处理的样品其电致发光强度比纯ZnO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不大,而以F-127处理的样品其电致发光强度比前两者有显著的提高.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灼烧的过程中,表面活性剂使得ZnO中氧空位的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ZnO粉末电致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8.
对无铅焊接和有铅焊接的外观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无铅焊接的优缺点,阐述了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检测中的问题,讨论了焊接无铅化对自动光学检测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石灰一碱釉为基础釉,Fe2O3、Cr2O3、MnO2为着色剂,研制一种适合于氧化焰烧成电瓷的棕红色釉。实验结果表明,当烧成温度为1260℃、着色氧化物的引入总量为7%~8%、Fe2O3:Cr2O2:MnO2=3:1.5:3(wt)时,釉料呈现稳定的棕红色,且与坯体的适应性良好,完全能够满足氧化焰烧成电瓷的要求。用XRD、色度仪等对釉的组成、结构及色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