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我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面临的压力.指出应优化一次能源结构,增加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提高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大中型发电机组比重.要重视开发利用煤层气和垃圾掩埋气发电,这能够同时从两个方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和热电联产或热电冷联产等先进的发电供热技术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解决我国电力发展与控制CO2总量排放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元变形的思路,由单元守恒方程出发,建立电场中液滴变形的数值计算模型. 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与偶极模型相耦合,提出液滴聚结的计算方法. 由所建模型及计算方法,编制数值计算程序对几种参数下液滴的变形及聚结进行模拟计算. 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液滴变形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符较好,对液滴聚结过程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大致相符,预测的聚结时间稍低于实验值. 如果进一步提高单元阻力的模化精度及单元离散精度,所建模型会有较好的适用性. 所建模型可实现对液滴的扁平形变形的预测. 研究结果对液滴电变形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某公司2台6MW抽凝式汽轮机组采用常规仪表和液压调节系统控制,存在控制精度较低、检修维护量大、现场调试困难等问题,不能达到最佳热电分配.为此,将机组常规仪表控制改造为DCS控制、液压调节系统改为DEH系统,实现DCS+ DEH一体化设计.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控制系统能做到数据共享,达到机组热电负荷跟踪控制和节能优化调节的效果,降低节流损失和乏汽损失,提高了汽轮机热效率和机组经济性,每年可节约标煤3 279 t、节水30000 t,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建立细颗粒无烟煤焦在CFB燃烧室的燃烧模型。模型考虑颗粒与烟气的能量交换、炉内的流体动力特性、炉膛中氧气浓度分布、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能较好描述细无烟煤焦的燃烧行为,反映出CFB锅炉飞灰碳在50μm粒径档附近处出现峰值分布的特征,与工业实际运行结果吻合良好。模型求解结果表明:提高燃烧温度对于福建无烟煤细颗粒的燃尽有利,但当温度高于1000℃时,进一步提高燃烧温度对降低飞灰含碳意义不大。另外,提高过量空气系数、降低炉膛烟气流速、提高锅炉分离器分离效率等有利于细无烟煤焦的燃尽。  相似文献   
5.
用石灰石作脱硫剂在一台3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工业性脱硫试验,结果表明:①添加石灰石脱硫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很微弱。在小钙硫比工况下,添加石灰石脱硫会使烟气中NOx排放量上升,但升幅平缓。在大钙硫比情况下(Ca/S>3.0),加入石灰石后使得烟气中的NOx排放量有所下降;②在钙硫比较小的工况下,添加石灰石脱硫会降低烟气中CO的排放浓度,但降幅受钙硫比和石灰石颗粒度分布的影响不明显。在上述大钙硫比工况下,添加石灰石脱硫的前期反而会使烟气中CO的排放浓度升高;③锅炉的飞灰含碳量在添加石灰石脱硫后略有增加,而且添加细颗粒石灰石比添加粗颗粒石灰石时增加更多。另外,添加细颗粒石灰石脱硫还会使炉渣的含碳量同时增加;④由于脱硫效率不高,添加石灰石后使得炉膛内热容量减少并使锅炉的热效率有微小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投运的燃烧福建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 CFB锅炉 )的设计特点 :采取了敷设长卫燃带、蒸发受热面布置于炉膛出口 ,增强抗磨损能力等 ,并对分离器的回料温度、返料点和返料量等设计不足进行了分析。工业实验结果显示 ,燃烧福建无烟煤的 3 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 ,炉内添加石灰石的脱硫工艺是可行的。在 Ca/S比取 2 .5~ 3 .0、石灰石平均颗粒径取 0 .2~ 1 .0 mm时 ,可以取得较佳的脱硫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脱硫灰渣的水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炉内脱硫灰渣与粉煤灰的性质的差异;分析炉内脱硫灰渣的水化胶凝特性,指出活性的Al2O3和活性的SiO2等无定形物质是CFB锅炉灰渣的活性来源,脱硫灰渣中大量存在的CaO和Ⅱ-CaSO4成分对火山灰活性起到了激发作用,使其具有更加明显的胶凝性质;认为CaO和Ⅱ-CaSO4是参与脱硫灰渣水化反应的主要物质,水化过程形成的钙矾石是引起水化产物膨胀的主要原因,水化后SO2-4的浓度对钙矾石的长期稳定性有着关键影响,而灰渣中的CaO对水化过程的体积膨胀则起到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预蒸发燃烧中的火焰稳定问题,介绍了燃料燃烧中关于火焰稳定的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了目前实现轻油预蒸发燃烧中所采用的若干稳焰措施。  相似文献   
9.
粒径对无烟煤颗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颗粒径与流化速度的关系,通过利用或建立简单的传热与燃烧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粒径无烟煤颗粒的燃尽时间和一次通过炉膛时的停留时间。计算发现:颗粒燃尽所需时间和一次通过炉膛的停留时间均随颗粒径的增加而增长。但停留时间增长的幅度较缓慢。在较大颗粒径时,提高炉膛温度将大大缩短颗粒的燃尽时间。有利于提高颗粒燃尽率。对于一些较难着火的高变质无烟煤,当颗粒径较小时。预热时间对颗粒燃尽的影响不能忽略。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的若干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宏舟 《能源与环境》2006,(5):24-25,28
分析与热能利用相关的生物质能转化利用的若干技术现状,包括成型燃料技术、锅炉燃烧技术、气化技术、液化技术(制取二甲醚和燃料乙醇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