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FeCl3、NH3·H2O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分步反应合成了硅铁红色料。研究了煅烧温度、硅铁比、包裹次数等工艺因素对色料红度值的影响.利用XRD、FTIR和全自动测色差计等分析手段对色料结构和呈色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图谱中未发现有Fe2O3或Fe3O4的衍射峰,表明铁离子被包裹在二氧化硅晶体内,采用本方法所合成的硅铁红色料具有较好的包裹效果.FTIR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二氧化硅对铁红色料的包裹.同时,色料的红度值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900℃煅烧的色料具有最大红度值,a*=22.89,比传统固相法合成色料的最佳煅烧温度降低了200℃;随着硅铁比的增大,色料的红度值仍出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硅铁比等于5∶1红度值最大;随着包裹次数的增加,SiO2的包裹层逐渐增厚,色料的红度值逐渐减小,而明度值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SCR技术的反应机理,着重介绍了Pt、Pd和Rh、V2O5/WO3及MoO3等贵金属型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TiO2、α-Al2O3、SiO2、分子筛等载体的研究现状,分析了SCR工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HTAC技术(High Temperature Air Combustion)即蓄热式高温燃烧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燃烧技术,它将回收烟气余热与高效燃烧、降低NOx排放等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余热极限回收和极限降低NOx排放量的双重目的。HTAC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在日本开发成功,之后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推广,主要应用于冶金机械行业的各种推钢式加热炉、步进式加热炉、热处理炉、锻造炉、溶化炉、钢包烘烤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几种陶瓷颜料的新品种和新制备技术,如:超声-共沉淀、共沉淀-水热、微波溶胶凝胶、微波水热、微乳液-水热、自蔓延燃烧-水热技术等;简单讨论了陶瓷颜料的颜色性能与微观形貌结构的关系,指出研究颜料的微观形貌结构与颜色性能研究将是陶瓷颜料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Al(NO3)3?9H2O、Cr(NO3)3?9H2O和尿素为原料,PEG-2000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铬掺杂碳酸铝铵纳米棒,经1200 ℃煅烧后,成功制备原位铬掺杂氧化铝纳米棒。利用XRD、SEM和FTIR对产物晶相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UV-Vis光谱和全自动测色色差计对产物的呈色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铬掺杂碳酸铝铵纳米棒经1200 ℃煅烧后,实现了铬在氧化铝基体中的原位掺杂,两者形成了完全固溶体,固溶体晶体结构为刚玉型。随着铬掺杂量的增加,所制备的碳酸铝铵纳米棒长度变短,煅烧后的产物出现熔融现象。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制备的铬掺杂氧化铝基纳米粉体分别在372 nm,406 nm、562 nm存在较强的吸收峰,因而样品会呈现淡红色,这与全自动测色色差计测得的色度值相一致。利用水热合成原位铬掺杂氧化铝纳米棒提高了铬与氧化铝的混合均匀度,在较低温度下生成了刚玉相,有助于刚玉型耐火材料、刚玉磨料和铬铝红颜料的制备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SiO2、B2O3、Al2O3及碱土金属氧化物(MgO、CaO、SrO)为原料,利用高温熔融法制备无碱铝硼硅玻璃。研究不同CaO含量对无碱铝硼硅玻璃性能和结构影响作用规律。对玻璃进行了热综合分析(DSC)、耐化学稳定性和密度的性能测试,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玻璃试样进行网络结构分析。研究表明,玻璃的析晶区间面积随着CaO含量的增加,由3.7 J/g升高到15.03 J/g,[AlO6]和[BO4]的出现会导致玻璃网络结构疏松,玻璃的析晶倾向增强;玻璃的被酸侵蚀由3.6817 mg/cm2增加到4.2609 mg/cm2,玻璃被碱侵蚀由1.4199 mg/cm2降低到1.0907 mg/cm2,碱侵蚀的过程中生成的一层硅酸钙薄膜阻碍了反应的进行;随着CaO含量的增加,玻璃中的非桥氧含量增加,会促使[AlO4]向[AlO6]转变,CaO含量继续增加还会使[BO3]向[BO4]转变。  相似文献   
7.
刘辉  何选盟  李广军  蔡紫娟  朱振峰 《功能材料》2011,42(5):854-857,861
以六水合氯化铝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在160℃微波水热反应30min的条件下,制备了γ-ALOOH片状自组装微球前驱物.此前驱物经500℃热分解2h,得到γ-Al2O3片状自组装微球.通过SEM、TEM、SAED和XRD等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TG-DTA分析γ-AlOOH微球前驱...  相似文献   
8.
以TiO2为原料,通过引入WO3添加剂,经不同温度煅烧后得到钨掺杂的TiO2粉体.利用XRD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煅烧温度、WO3引入量对TiO2粉体晶型转变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WO3促进了TiO2从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降低了TiO2的晶型转变温度,随着WO3引入量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引入的WO3以两种形式促进TiO2的晶型转变:一种是Wn+进入TiO2晶格置换Ti4+而促进了晶型转变;另一种是WO3和Ti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进了TiO2的晶型转变.  相似文献   
9.
以Al(NO3)·9H2O、Y(NO3)·6H2O和Ce(NO3)3·6H2O为氧化剂,尿素为还原剂,采用低温燃烧-热处理法合成了YAGCe3+光致发光荧光粉.利用XRD、SEM、粒度分析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样品的物相组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相对发光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式Y3-xCexAl5O12中的x值取0.06,点火温度为650℃,燃烧产物经CO还原气氛1050℃保温2.5 h煅烧处理,得到发光强度较大的单一YAG相YAGCe3+荧光粉.该荧光粉可被波长为468 nm的蓝光激发,发射波长为525 nm的黄光.  相似文献   
10.
以TiO_2微球为模板,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利用XRD、SEM、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可见吸光度和近红外反射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_2@CoAl_2O_4复合颜料是由金红石型TiO_2核和尖晶石型CoAl_2O_4壳组成,TiO_2微球模板保证了复合颜料具有较好的球形形貌和颗粒均匀性.复合颜料分别在547、584和624nm处有三个吸收峰,这与CoAl_2O_4颜料的吸收峰一致,因此复合颜料呈现CoAl_2O_4壳层的蓝色色调.复合颜料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为65.92%,较商业CoAl_2O_4颜料提高了16.4%.利用复合颜料制得的近红外反射涂层与空白聚氨酯涂层比较,使其玻璃基板温度下降了3.09℃,具有显著的隔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