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锆硅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浆液浓度、分散剂用量和Zr O2、Si O2两种包膜剂含量对锆硅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锆硅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优化工艺条件。采用Nano-ZS型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Fourier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手段,考察锆硅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效果和包膜机理。结果表明: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覆了两层均匀而致密的Zr O2膜和Si O2膜。包膜后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失光率、吸油量和遮盖力都有所下降,白度值增加。同时,证实了这两层膜是以化学键Zr-O-Ti和Si-O-Zr的形式结合在金红石型钛白粉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铈硅包覆金红石型钛白粉,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浆液浓度、分散剂用量和两种包膜剂含量对铈硅包覆金红石型钛白粉性能的影响。采用Nano-ZS型粒度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等测试手段,对金红石型钛白粉的Zeta电位、表面形貌和元素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水浴温度为80 ℃左右、转速为600 r/min、浆液质量浓度为400 g/L、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二氧化铈质量分数为3%、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4%的条件下,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覆了两层均匀而致密的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铈膜;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实验证实,铈硅包覆明显改善了金红石型钛白粉的光催化屏蔽性。  相似文献   
3.
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采用液相沉积法在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进行了ZrO2的包膜,研究了六偏磷酸钠添加量对包膜的影响。通过zeta电位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分散后的浆液和包膜后的样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六偏磷酸钠添加量为钛白粉质量的1.0%时,包膜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金红石型钛白粉锆硅铝三元无机包膜的新工艺。通过均匀实验设计,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金红石型钛白粉三元无机包膜性能的影响,采用Nano-Z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考察金红石型钛白粉三元无机包膜的包膜效果。金红石型钛白粉三元无机包膜工艺的优化配方为:分散剂为0.20%,Zr含量为0.6%,Si含量为3.0%,Al含量为1.6%,转速为340r/min。  相似文献   
5.
高纯石英玻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科技行业,然而天然水晶矿产资源日渐枯竭,采用硅石矿替代天然水晶生产高纯石英玻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硅石矿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和受地质因素影响其内部存在气液包裹体,这是硅石矿制备高纯石英玻璃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石英玻璃的纯度及应用性能。气液包裹体的剔除是硅石矿替代天然水晶生产高纯石英玻璃的关键。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常用气液包裹体的剔除方法:机械破碎法、热爆裂法、酸蚀法、高温氯化脱气法以及微波法,这些方法能够对气液包裹体起到较好的剔除效果,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对气液包裹体剔除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优化金红石型钛白粉锆铝包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金红石型钛白粉为原料,以分散剂用量、锆铝包膜剂的比例、搅拌速度和陈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锆铝二元包膜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Zeta电位分析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对所得基料A和最佳包覆条件下包膜的样品B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分散剂添加质量分数为1.0%,锆铝包膜剂的质量之比为2:1,搅拌速度为270 r/min,陈化时间为2 h的条件下,Zr O2和Al2O3能通过Ti—O—Zr和Zr—O—Al键键合在金红石型钛白粉的表面,形成较为稳定的包覆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纯石英砂产品石英玻璃锭出现蓝色蝴蝶状色斑的问题,实验通过四极质谱仪对40~60目(0.25~0.38 mm)的高纯石英砂中气液包裹体中的H_2O、CH_4、C_2H_6、CO_2、N_2、H_2S、O_2等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假设按相同比例延伸至90~150目的高纯石英砂中,利用Si O_2与H_2O、CH_4、C_2H_6的介电常数差异,使高纯石英砂中的有关气液包裹体杂质质选择吸波的差异,吸波者分子振动互相产生摩擦,温度不断升高,由于空间不变从而压强升高,达到一定程度在砂粒粒壁处产生应力拉伸破裂冲出,实现剔除目的。  相似文献   
8.
熔融石英陶瓷的注凝成型是以熔融石英陶瓷粉末为原料,丙烯酰胺(AM)为有机单体、N-N'亚基丙烯酰胺(MBAM)为交联剂,引发剂为过硫酸胺(APS),pH调节剂为乳酸,制备成熔融石英陶瓷的一种新型胶态成型工艺。注凝成型工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固相含量、单体含量和单体与引发剂的比率、料浆的pH的值、烧结温度、是否添加助剂等。为了制备出性能优越的石英陶瓷,需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注凝成型工艺,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备具有更好性能的石英陶瓷。  相似文献   
9.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钛白粉硅铝二元包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正交实验法,以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对金红石型钛白粉进行硅铝二元包覆.研究了包覆过程中搅拌速度、分散剂的用量和包覆剂的用量对钛白粉的影响.采用Nano-zs电位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观察了金红石型钛白粉硅铝二元包覆的结构形貌.结果表明:经过包覆的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能看到连续、均匀的膜状物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设计正交实验L9(34),对锆铝双滴加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新工艺进行研究。采用Nano-ZS型粒度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等测试手段,考察锆铝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效果和包膜机理。得到了锆铝包膜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优化工艺条件,证实了金红石型钛白粉表面包覆了两层均匀而致密的Al2O3膜和ZrO2膜。同时,证实了这两层膜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在金红石型钛白粉颗粒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