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9年,泰兴市建筑队伍承建吐鲁番宾馆工程后,便与新疆辽阔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15年来,我们经营求活,质量求优,进度求快,服务求好,职工从100多人发展到2500人;施工作业点从一个发展到十个;经营领域从单一土建发展到土建、安  相似文献   
2.
自行设计并制作了阴极旋转装置,将其应用于实验,通过电铸法制备了金刚石镍复合膜.研究了阴极旋转速度和放置倾角对复合膜品质的影响,利用电感测微仪、维氏硬度计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阴极基体转速为30 r/min、施镀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复合膜品质最佳;与无阴极旋转条件下对比,金刚石—镍复合膜的品质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铸法制备了金刚石-镍复合膜,研究了平均电流密度、正向脉冲频率、正向脉冲占空比、反向脉冲占空比等双脉冲电源参数对镀层厚度的均匀性、沉积速率、硬度、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平均电流密度的增加,沉积速率增大并趋于稳定,复合膜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厚度的均匀性变差;随着正向脉冲频率的增加,沉积速率和硬度都增大,厚度的均...  相似文献   
4.
不同材料配对机械密封的端面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硬质合金YG8为动环,分别配对20%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碳石墨和SiC环组成3组密封副进行摩擦特性试验,获得32#液压油中3组密封副的工况参数与摩擦因数关系的包络线。试验表明:SiC-YG8组对的磨损量最小,摩擦因数最大;碳石墨-YG8组对的磨损量最大,摩擦因数最小;20%石墨填充四氟-YG8组对具有较小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特性取决于动静环配对材料和摩擦磨损条件,包括端面载荷、滑动速度及润滑介质性质等因素,利用工况参数与摩擦因数关系的包络线可以判断某一润滑介质条件下机械密封的端面摩擦特性。  相似文献   
5.
三种型式轴封的摩擦功耗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擦功耗是评价轴封节能与否的重要指标。利用MMU-2摩擦磨损试验机对3种结构型式轴封即填料密封、机械密封和360度旋转式组合密封的摩擦功耗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3种型式轴封的摩擦功耗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填料密封摩擦功耗最大,机械密封摩擦功耗次之,360度旋转式组合密封摩擦功耗最小;不同材料的填料密封的摩擦功耗不同,碳纤维填料密封和四氟填料密封摩擦功耗基本接近,并且远远低于芳纶填料密封。该结果为正确选择轴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磨合阶段的机械密封端面形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面粗糙度对机械密封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利用MMU-2摩擦磨损试验机和表面轮廓仪,对3个不同粗糙程度的密封端面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引入特征粗糙度,研究了3个不同粗糙程度的密封端面在摩擦磨损过程中的特征粗糙度变化规律,并与表面的轮廓算术平均偏差粗糙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初始粗糙程度的端面在跑合过程结束后,粗糙度趋于一致。这一结果为利用特征粗糙度正确设计机械密封端面,合理选择端面加工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开发了一套基于Lab VIEW软件的机械密封性能试验装置测控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将控制系统划分为多个子程序,由主程序动态调用各子VI,实现机械密封转速的调节以及温度、摩擦力等参数的采集、显示、存储与处理。在该测控系统中,密封端面的温度由热电偶测得的4路温度信号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利用该测试系统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完成了一对机械密封环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高耸避雷针模型如高架避雷针、电力塔、通信塔存在雷击保护区及散击区。采用电气几何模拟法,并结合实际的雷电监测数据,对避雷针的保护区及散击区半径进行分析和计算。保护区半径随被保护物高度增大而减小,散击区半径随避雷针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对保护效果曲线有一峰值,其对应的避雷针高度即为最佳高度。  相似文献   
9.
泰兴县位于苏中平原、长江北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从我县地少人多、资源短缺、经济基础落后的县情出发,确立农副工建四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和发挥劳动力资源富  相似文献   
10.
在滩浅海地震勘探过程中,"两宽一高"的提出大大增加了设备铺设量。这对海缆的生产和维修是很大的考验,不仅增加了生产负荷,而且由于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及受到大的拉力导致海缆损坏量也是成比例增加。这对项目前期海缆设备准备及中后期海缆的维修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维修过程中,环切海缆工序目前都是靠手工进行,不仅效率低、工作量大,而且可靠性也有待提高。经过维修的海缆,使用后在维修点出现虚接的现象非常多。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研究,通过试验建模以及应力分析,找到了较好的解决方法,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