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按照钢纤维0、0.5%、1%、1.5%的体积掺量和聚丙烯纤维0.1%、0.2%、0.3%的体积掺量制作混杂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四水平全面对比弯拉试验,以研究不同纤维类型和掺量对于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影响,并分析纤维的混杂效应.当体积掺量为钢纤维1.0%、聚丙烯纤维0.2%,弯拉强度提高了32.2%;当体积掺量为钢纤维1.0%聚丙烯纤维0.1%,弯拉强度提高了31.7%.混杂效应分析表明,存在正混杂效应和负混杂效应,当体积掺量为钢纤维0.5%、聚丙烯纤维0.1%,取得最优正混杂效应;最大负混杂效应则出现在总纤维掺量最大的试验组.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汉水果湖大厦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带箱形转换层短肢剪力墙高层结构进行反应谱分析,研究该结构形式振型的特点,提出对箱形转换层、短肢剪力墙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水泥砂浆中加入剑麻纤维,研究了不同长度的剑麻纤维在不同纤维密集度(1~6根/cm~3)下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压折比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技术,分析了剑麻纤维对水泥砂浆的增强增韧的作用机理。试验研究表明,剑麻纤维密集度的变化对水泥砂浆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更大;较短的8 mm剑麻纤维对抗压强度提升较大,而较长的12 mm、16 mm剑麻纤维对抗折强度提升最大;抗压强度的临界纤维密集度为3根/cm~3,大于此纤维密度时抗压强度降低;纤维密集度为1~3根/cm~3时对抗折强度提升较大;随着剑麻纤维密集度的增大,压折比呈减小趋势;水泥水化产物在剑麻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较为致密的水泥水化产物薄膜,使纤维与基体之间粘结紧密且能有效传递应力。  相似文献   
4.
5.
采用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进行改性,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不同骨料粒径对透水混凝土孔隙、透水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揭示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时,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满足工程要求,其60d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钢纤维和有机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及研究方法,回顾总结了目前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形成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弯曲韧性试验、早期收缩抗裂试验,并与素混凝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来确定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对于混凝土各个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聚丙烯纤维掺量。  相似文献   
8.
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边坡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应力平衡方程基础上,结合岩土介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考虑边坡岩土体的非饱和性及渗透系数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方程,并将其时间、空间离散后得到增量形式的有限元方程组.结合数值算例,对降雨条件下非饱和土质边坡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进行透水混凝土强度的改性有明显的效果,然而随着强度的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也有明显降低。通过测定不同掺量粉煤灰取代水泥改性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并进行对比,研究粉煤灰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分析不同集料粒径透水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对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体积法测定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两种集料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基本都保持在15%以上;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较好,过水断面流水速度大,上下水头变化较大,故建议采用降水头法测定其渗透系数;粉煤灰的掺加对小粒径透水混凝土孔隙堵塞较大粒径透水混凝土严重,渗透系数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榀1∶2钢框架模型和一榀1∶2腔砌块复合墙体钢框架模型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侧力试验,得到钢框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P-Δ滞回性能、刚度关系、延性系数、破坏形式及耗能性能等特性,并对两榀框架的相关特性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两榀钢框架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空腔砌块复合墙体钢框架的顶点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框架、墙体在水平荷载下的等效应力云图,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良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钢框架结构抗侧刚度较低,空腔砌块复合墙体能显著的提高钢框架的抗侧刚度,两者能很好地协同工作,成为钢结构住宅有效的抗侧力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