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层(体)切片技术自提出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只是在地震沉积学上的应用,很多时候也应用于储层的预测方面,已成为目前全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的常用手段,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将地震属性切片分为时间切片、沿层切片、地层切片和地层体切片,着重对地层切片和地层体切片进行了严格区分与详述。在对地层切片技术原理及应用条件分析基础上,结合其在大港油田滨海斜坡区的应用,指出应用地层切片技术时应注意其所适用的地震、地质条件,描述了参考等时面的提取方法及使用技巧等,为地层切片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种断裂活动强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断裂活动研究及对比是构造研究的重要内容。断裂活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目前较为常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生长指数法、活动速率法、古落差法等。在总结分析常用断裂活动强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古)滑距开展断裂活动强度分析与对比,在实际应用上,采用"似断层面"方式等比例表达断裂活动强度参数。该方法在歧口凹陷主要断裂活动性研究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层系、不同断裂的横、纵向活动性对比,初步明确了歧口凹陷新生代盆地内断层活动具有时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上古生界碎屑岩潜山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勘探程度非常低,其主力勘探层系 下石盒子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尚属空白。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分析等资 料,对研究区下石盒子组潜山内幕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下石盒子组属于辫状 河沉积体系,岩石类型主要为河道微相的灰色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潜山内幕储层的 储集空间以次生粒间溶蚀孔和构造裂缝为主,孔隙度为 5%~10% ,渗透率为 0.5~10.0 mD ,属特低孔、 (超)低渗的裂缝 - 孔隙型储层。 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是控制储集层优劣的 3 大因素,其中微相、岩相和 构造作用决定潜山内幕储层的形成与发育,优质储层在平面上主要分布于河道、心滩砂体与裂缝带叠合 区。 综合研究认为, Ⅰ 类储层位于逆冲推覆带主体部位,是今后获得潜山内幕勘探突破的首选储层。  相似文献   
4.
歧口凹陷形成控制因素与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前人认识.依照最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5280km2超大地震数据体、岩心、测井、录井资料等研究结果得出:歧口凹陷新生代盆地结构发育受褶皱、逆冲构造、右旋伸展走滑运动、沿岸走滑断裂带和火山岩等控制,总体由断陷转盆地转为坳陷盆地,断、坳期各发育2幕构造运动,期间存在3个显著不整合界面,界面上下地层沉积特征明显不同;其陆上沉降史与海域沉降史发育存在很大的差别,陆上近南北向结构变现为典型北断南超多米诺式半地堑结构,海域地区则表现为大型复式地堑,海域地区比陆上地区沉积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的成因机理,综合应用目的层段的岩心、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测录井等资料,结合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系统分析了北大港地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岩石类型较多,但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②研究区中生界碎屑岩储层发育有原生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和微裂缝等储集空间类型,但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原生孔隙和微裂缝所占比例较小;储层物性特征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为主,高孔-高渗储层段发育的比例较小,多数储层为低渗小孔喉储层。③储层发育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共同控制,成岩过程中的压实、胶结、溶蚀及油气充注对储层发育均有影响,其中溶蚀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较大;从对储层发育的控制程度来看,岩石颗粒的分选性强于岩性,成岩压实作用强于胶结作用;构造作用形成的斜坡、不整合面及断裂不仅为溶蚀作用的发生提供了场所,也为溶蚀流体的流动提供了通道。该研究成果为黄骅坳陷北大港潜山地区有利勘探目标区的优选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平井钻井技术作为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全世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水平井的油层钻遇率,就必须在了解钻井区域地层产状和储层发育情况的基础上,优化钻井轨迹,并在钻井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尤其是随钻测井资料的变化进行及时的调整。研究和应用水平井钻井的测井地质导向技术是确保水平井钻探成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本文在多口水平井实际钻探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平井钻进过程中,随钻电测曲线因岩性变化而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总结了水平井随钻跟踪分析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水平井随钻跟踪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卢异  李建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0,35(B07):146-151,181
GRIStation是国内第一套用于2D/3D地震资料解释的应用软件,1999年用于板桥地区长芦北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在进行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充分应用软件提供的功能,对板北-驴驹河地区几个目标区进行了详细评价,并开发、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从而对软件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影响油气成藏。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北西—南东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南北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和歧口伸展断裂系统的控制,在平面上形成了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古地貌格局,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空间;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控藏影响,体现为:在油气运移时,主干断层控制油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形成优势输导体系;在油气聚集时,有利储集相带发育,构造坡折带发育,有利圈闭发育。结合前人对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提出4种成藏模式的认识,即:陡坡带成藏模式、缓坡带成藏模式、断阶带近源成藏模式、盆内坡折带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综合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生产动态等资料,对板桥凹陷沙河街组深层储集层特征、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深层储集层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颗粒铸模孔;机械压实、胶结作用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因素,酸性介质主导的溶蚀作用增加孔隙,而超压作用保护孔隙。研究表明深层储集层形成是"构造-沉积-成岩"多因素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果。深凹区紧邻油源断层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粒度粗、原始孔隙条件好,酸性流体易于进入并形成次生溶孔,后期油气充注及其导致的异常高压抑制了胶结等减孔成岩作用,为"强溶蚀-弱胶结"成岩相,发育一定规模的中高孔-中高渗储集层,是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潜力目标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