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冷X区块经过2006年注水开发阶段后已大面积开发,含油总面积3.5km2、地质储量3.19×106 t。冷X油藏物性差,平均渗透率在15×10-3μm2,属于典型的深层低渗透油藏,该区块注水开发效果差,开展注空气驱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冷X块注气井组的地质特征,利用多组分模型软件,完成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生产历史拟合和动态预测等。该油藏通过注空气开采,能大幅度地提高该区块的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储层窜流层进行详细刻划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窜流层对油藏的生产动态特征作出不同方案的精确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窜流层存在时,蒸汽到达窜流层后,在窜流层快速水平突进,并以较大接触面积向上继续加热油层,最终可以实现油层纵向上的均匀波及。研究指出水平井注蒸汽水平段适合打在窜流层下方,距窜流层的距离不宜太近,窜流层越厚,蒸汽驱油效果变差。该研究对存在窜流层的油藏所进行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类似油藏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辽河油田A区块储层的沉积发育状况呈现复合韵律,油层中间层段渗透率高,根据储层存在高渗透层的实际情况,为有效利用水平井注蒸汽挖潜剩余油,需要对水平井的位置、水平段轨迹层位、水平段长度及注气参数进行优化。应用Petrel建模软件和CMG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精细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基础上对水平井的位置、水平段长度、水平段距高渗层距离以及注气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注蒸汽通过蒸汽上覆作用,蒸汽到达高渗透层后,在高渗透层快速水平突进,并以较大接触面积向上继续加热油层,最终可以实现油层纵向上的均匀波及。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水平井能更有效地开发油层中的剩余油。  相似文献   
4.
高温油藏用新型聚合物耐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河油田Ⅶ1-3层系为高温(96.5℃)低渗油藏,针对这一特点选用河南油田生产相对分子质量为2 200×104耐高温聚合物进行聚合物特性及驱油效果研究。实验测定该耐高温聚合物溶液在95℃不同老化时间下水解度、黏度和第一法向应力差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岩心驱油性能评价实验,研究该耐高温聚合物是否具有良好的应用性。结果表明,该耐高温聚合物老化初期水解度增长较快,当水解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增长速度变缓,在60d左右趋于平稳;耐高温聚合物黏度在90d过程中会经历下降、上升及缓慢下降3个过程,但90d老化时间下黏度保留率均在80%以上,且质量浓度越高黏度保留率越好;第一法向应力差同样经历下降、上升及缓慢下降3个过程,保留率均在49%以上,说明该聚合物在高温老化下具有良好的弹性保留能力。岩心驱油实验表明,当注入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 000mg/L,段塞尺为0.5PV时,化学驱驱油效率在24%以上,驱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了解多粒径支撑剂组合条件下页岩储层导流能力的大小,依据达西定律,采用API支撑剂实验装置,评价分析不同支撑剂质量比例、粒径、铺砂浓度、类型、流体类型、岩性等对导流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闭合压力增加,各种支撑剂组合方式下的导流能力都有很大程度下降;相同条件下,铺砂浓度与导流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覆膜砂的导流能力高于石英砂,清水条件下的导流能力高于破胶液,硬度高的页岩储层导流能力高于硬度低的页岩储层;70/140目陶粒+40/70目覆膜砂+30/50目覆膜砂支撑剂组合,在质量比为1∶6∶3时导流能力最优;在高闭合压力下,70/140目陶粒+40/70目覆膜砂+30/50目覆膜砂组合的导流能力,略高于70/140目陶粒+30/50目覆膜砂+20/40目覆膜砂支撑剂组合。可见,对于较软地层采用覆膜砂组合支撑剂,更有利于长期保持较高的导流能力;压裂液选用时更要注重压裂液配方的低伤害性,以提高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