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吕瑞杰 《建筑学报》2022,(4):113-119
基于现场调研和尚未发表的图像、写作与访谈手稿,重新阅读了诺伊特拉从职业生涯初期到末期的设计与理论,主要关注他如何处理工业与自然这对存在显著差异的倾向。通过揭示贯穿在他设计与理论中的复杂性,重构了诺伊特拉的现代建筑探索。他把“人的天性”作为最高设计原则来协调工业与自然两种环境营造的手段,以此发展一种“接近自然”的居住概念。人工与自然的协作在他作品中不是简单并置,而是体现了戴维·莱瑟巴罗提出的“异位”效果。  相似文献   
2.
吕瑞杰 《建筑知识》2013,(10):64-64,68
本文通过对帕拉斯玛的《肌肤之目》的阅读,探讨人的知觉系统和建筑体验的关系,希望对现实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聚光器、接收器和斯特林机等模块进行分析,得到了各模块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能量传递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斯特林机压力与太阳直接辐射强度呈线性增大关系;当斯特林机热头温度保持在设定值范围内时,系统净输出功率随斯特林机压力的增大而升高;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斯特林机效率和系统净输出功率均有所升高,但系统净输出功率升高幅度不大;当风速增大时,接收器效率及系统净输出功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斯特林热机工作原理和研究发展现状基础上,对斯特林热机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基于斯特林热机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和生物质燃烧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了基于斯特林热机的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联合发电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论述了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联合发电系统的构成方式、技术特点及主要性能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联合发电系统的关键部件——混合式热管接收器的设计要点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吕瑞杰  赵婧 《城市建筑》2024,(5):117-119+136
在王澍看来,现代城市和建筑设计与真实的生活世界缺乏基本联系,这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基于王澍在获得普利茨克奖期间对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探讨了他的理想设计原型。通过分析王澍学生时代的调研报告和学位论文,文章揭示了他对城市可持续性的独特见解。王澍强调,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必须深入理解并服务于现实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创造出既实用又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空间。他主张,为了真正深入日常生活,建筑师需要采取与现实环境中的人本视角相融合的方法,这不仅能展现真实生活的丰富性,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吕瑞杰  赵婧 《城市建筑》2024,(1):201-204
基于访谈、文本、图像及实地调研,结合兴教寺大门重建和戏台藻井修复案例,研究调查黄印武在沙溪复兴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以此丰富对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解。在沙溪复兴工程中,黄印武把遗产价值的表达和强化视作保护工作的核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把“设计思维”引入建筑遗产保护中,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重新建立建筑基本要素之间新的平衡关系,并通过“价值判断”对不同的可能方案进行“择优”选择与权衡。  相似文献   
7.
文章比较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870—1933年)和理查德·诺伊特拉(Richard Neutra,1892—1970年)这对师徒的设计理念和技法,识别和讨论两人的传承和个人独特发展。文章选取路斯的莫勒住宅(Moller House,1928年)和诺伊特拉的克罗尼什住宅(Kronish House,1955年)作为案例。通过改变空间高度进行空间区分是两人成熟时期作品中关键的设计手段,但是驱动这一手段的建筑理念和其产生的空间效果却不同。在路斯的莫勒住宅的起居空间中,这一手段一方面与室内空间体验的戏剧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空间的经济性有关;而在诺伊特拉的克罗尼什住宅的起居空间中,则和建筑与景观之间边界的弱化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