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水利工程   1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据鄱阳湖流域“五河”7个入湖控制水文站及出湖湖口站观测资料,对其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李家渡、柘林站进行径流还原,得到7个入湖站和出湖站1953~2011 年天然径流序列。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对各站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李家渡站年径流量比以往研究结果增加25%左右,且枯水期增加更明显,与上游站点天然径流演变规律更具有一致性;“五河”各站天然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总体上具有相似性;入、出湖各站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1953~2000年,入、出湖各站径流均呈现小幅度上升趋势,但21世纪以来各站径流量处于下降趋势;各站年径流序列存在33~35 a的变化主周期,与流域年降水量变化主周期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在对跨河桥梁进行防洪评价及审查的实际工作中,发现以下问题:利用水面曲线法推求桥墩壅高值时,桥位断面与上游断面的间距对壅高结果有很大影响;在利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桥位冲刷深度时,河槽和河滩的流量分配对结果有很大影响,如果分配不合理,甚至会出现河滩冲刷深度大于河槽冲刷深度的情况.文章以许渡大桥为例,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力求计算结果的准确合理,供防洪评价及其审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0年汛期报汛资料,采用马斯京根法对廖家湾、李家渡水文站洪水进行还原分析,得到廖家湾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9 620 m3/s,李家渡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11 900 m3/s.按1952~2010年洪水系列加入历史调查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对2010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进行分析研究,确认2010年廖家湾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80年一遇,李家渡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30年一遇,该成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赣江南支系南昌市的主要纳污河流,南昌市大量水体污染物的排入不仅降低了该河流自身的水环境容量,也加重了鄱阳湖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的压力,其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多年水质监测资料、赣江南支分流比变化等分析,对其污染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阐明在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及退田还湖工程完成后,若遇1954年型洪水,湖口附近地区的分洪量仍在95.7亿m^3以上,远大于规划分洪量50亿m^3,兴建鄱阳湖控制工程仍十分必要;该工程不仅对于长江中下游和鄱阳湖区有较大的防洪作用,可实现江湖两利的防洪目标,具有发电、供水、血防、航运、水产、改善生态环境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做好水文分析与经济评价,提高病险水库加固设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水文分析计算与经济评价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加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做好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的水文分析计算和经济评价的方法和经验,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系统,它集现实世界中对象的空间位置和人文经济信息的管理于一体.全面阐述了如何将Arcinfo软件的Grid模块应用到水利,进行洪水预报系统的开发.将地理信息系统与Grid模块的水文表面分析工具相结合,形成直观的流域环境显示,再通过计算、统计、分析,可获得精确的水文因子数据,为洪水预报系统提供快速、准确的实时流域参数.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库水动力特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三峡水库表现出河道型水库所具有的动库容特性,水库水面线不呈水平,坝前水位变化与库容变化不同步,按照静库容曲线计算出的水库蓄泄水量偏差可达50%以上。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水库巨大的库容变化的"惯性",坝前水位随水库下泄流量的变化比较快,通过水库的蓄放水调度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坝前水位的变化,三峡水库汛期调度具有较大的灵敏性。这个特征对于三峡水库的防洪和兴利调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获得的遥感数据资料,对鄱阳湖区1988~1998年土地利用类型及土地利用类型转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1998年之后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以及湖区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特定的自然条件分析,发现人口、经济利益、自然灾害和政府政策是自1988年以来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