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3篇
综合类   9篇
建筑科学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普通砌块存在的热、渗、裂等问题,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型混凝上横孔空心砌块。通过对6组这种新型混凝上横孔砌块夹心墙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解了这种新型横孔砌块夹心墙的受压性能、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基于试验结果并参考现行国家规范,推导出了这种新型横孔砌块夹心墙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结果对比表明,提出的计算方法与试验值吻合良好,解决了新型横孔砌块夹心墙抗压设计问题,为新型横孔砌块的工程应用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存在的问题,提出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箱体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组合而成的新型楼盖形式。对预制空心箱体进行设计,测定其盖板、底板承载力;进行了一个9m×9m角点支承混凝土双向密肋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的足尺模型试验,得到其荷载-挠度曲线;通过分析预制空心箱体与密肋共同工作的楼盖刚度,提出了楼盖跨中最大挠度计算公式。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9.0进行了楼盖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以试验楼盖尺寸为基准的混凝土双向密肋空心楼盖模型、实心平板无梁楼盖模型、去掉空心箱体底板的密肋楼盖模型以及去掉空心箱体底板与盖板交叉梁楼盖模型的楼盖挠度等值线分布规律,为深入开展该新型楼盖结构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一种新型后装式密肋空心楼盖的弹性阶段变形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后装式预制底板对新型后装式密肋空心楼盖弹性阶段抗弯刚度的贡献。同时采用查表法和有限元法对新型后装式密肋空心楼盖肋梁的跨中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新型后装式密肋空心楼盖考虑预制底板弹性阶段抗弯刚度贡献的合理性,并给出了相应建议,可为新型后装式密肋空心楼盖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预制薄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带肋薄板)施工阶段的受力性能与肋上孔洞分布及肋端缺口尺寸相关。为便于工业化生产及现场拼装,对预制薄板进行了规格设计。以肋上孔洞分布及肋端缺口尺寸为研究的影响因素,理论给出考虑肋上孔洞分布及肋端缺口尺寸的预制薄板弯曲挠度通用公式,结合工程实际,推导了预应力、均布荷载作用下两端简支预制薄板的等效刚...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预制叠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大多采用矩形截面,存在自重大、运输及吊装困难等问题,提出了U形与倒T形两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梁.进行了3根U形预应力预制叠合梁、3根倒T形预应力预制叠合梁与1根整浇梁的对比试验,研究其破坏机理、受弯承载力、短期刚度、变形特征及裂缝分布等,并将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开始加载到...  相似文献   
6.
针对有限元分析的复杂性,从弹性力学平面应力单元出发,结合无限小单元法和有限单元法,提出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基于平面应力单元和等效桁架单元在同样节点荷载下的位移等效,分析了等效后桁架杆件的初始刚度、截面面积及等效弹性模量等特征值;建立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单元刚度矩阵、应变矩阵和单元的轴力矩阵;给出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分离式模型,分析了非规则带钢筋的四边形等参单元,建立了等参单元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单元刚度矩阵。以某混凝土简支梁和混凝土重力坝作为研究对象,将等效桁架模型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9.0的计算结果做比较。结果表明,等效桁架模型对平面问题的处理可以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同时使计算模型简单化,体现了等效平面桁架模型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吴方伯  殷顺达  王先丽 《山西建筑》2007,33(14):269-270
对预应力芯棒代替钢筋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预应力芯棒的材料组成和每米宽度路面计算模型。通过求解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温缩应力微分方程,采用温度试探法求得路面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并与普通连续配筋路面进行对比得出:采用预应力芯棒代替普通钢筋,可大幅节约钢筋用量,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平衡试桩法检测了洞庭湖区两座在建大桥基桩的竖向承载力,并对试桩的竖向承载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试验表明:该地区典型土层的极限侧阻力较大,而规范推荐值和地质报告值过于保守;钻孔灌注桩由于桩底沉渣的影响,桩底阻力的发挥需要较大的位移。提供了一桩径为Ф2.2m,长65m的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的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9.
U形预应力预制构件叠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新型的叠合梁结构——U形预应力预制构件叠合梁,探讨了其结构特点。通过二根叠合梁及一根整浇梁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此种叠合梁的受力特点、破坏特征和受弯承载力,并提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建议,以促进其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T形肋对混凝土叠合板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预制T形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和整浇板的弯曲疲劳性能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得到了不同疲劳循环加载次数下的跨中挠度、混凝土应变、预应力筋应变、残余变形等,研究了试件在疲劳循环荷载下的刚度退化情况、荷载 应变分布、裂缝分布及残余承载力等。结果表明:经历200万次疲劳作用后,预制T形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无明显刚度和承载力退化,增设T形肋的叠合板能达到与整浇板相同的疲劳性能。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预制T形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正截面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假定以及正截面弯曲疲劳应力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