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丛枝菌根(AM)对水稻生长促进及化肥减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考察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对水稻生长促进及化肥减量效果,以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为实验材料在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含量的基质中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对比分析了水稻根部AMF的侵染状况,及其对水稻生长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AMF强化在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减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自然基质中土著G.mosseae普遍存在,并可与水稻根系形成菌根结构,但其对水稻的影响与AMF空白基质相比差异并不显著.AMF强化能显著提高其对水稻根部的侵染率.与自然基质相比,AMF强化使水稻的株高、总生物量、根系总表面积及产量分别提高了20.6%、30%、36.6%、45.3%.经计算,每生产100kg水稻,AMF强化相对于自然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施用量分别减少3.14kg、1.88kg、2.42kg,削减程度高达47%.AMF强化能够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并提高其产量,而且在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减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辣椒及其制品中罗丹明B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辣椒及其制品中罗丹明B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残留的罗丹明B用甲醇/水溶液提取,高速离心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罗丹明B在5~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个水平(5.0、20.0、60.0μg/kg)添加罗丹明B的回收率为80.0%~11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8%~2.64%,检出限为5μg/kg。此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辣椒及其制品中残留罗丹明B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地理标志产品山西老陈醋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共检出16种氨基酸。通过与非地理标志醋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山西老陈醋的氨基酸普遍含量高于非地理标志醋,且其主要的氨基酸种类丙氨酸、亮氨酸、谷氨酸、缬氨酸、脯氨酸和天冬氨酸,与其独特的风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山西老陈醋的陈酿年份对其氨基酸含量有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AMF对早熟禾建植及氮、磷截留能力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早春短日照草坪植被巴林(早熟禾的一种)的生长,提高冷季型草坪植被的面源污染截留能力,选择两种土著丛枝菌根真菌(AMF)——摩西球囊霉(GM)和根内球囊霉(GI),分别考察单菌和混合菌剂(MI)侵染对早熟禾生长指标、光合生理特性及氮(N)、磷(P)截留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MF菌剂侵染对早熟禾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并且混合菌剂的效果最为明显。与空白试验相比,MI侵染的早熟禾株高、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24.04%、24.46%和59.62%,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分别提高17.05%和21.61%,氮、磷的截留能力分别提高5.99%和5.52%。MI混合菌剂是适用于早熟禾草坪人工强化建植的优选菌剂,可有效提高草坪植被生长活性及对氮、磷的截留能力,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的治理面源污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集了具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的广东清新冰糖桔与郁南无核砂糖桔共2700个果实,通过感官、理化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4个常见理化指标进行分析。采用了变异系数分析、相关分析法对14个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的各项指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两个产地的样品得到合理分类。砂糖桔果实的单果重、横径、总糖含量是决定产地分类的关键因素,主成分分析法是对砂糖桔产地分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菌根技术的“三段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分布广泛、难以有效治理的问题,在根据流域面源污染"产、流、汇"的扩散特征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三段式"流域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法,即:以源头减量为目的的农业清洁生产,以过程削减为目的的缓冲带截留技术,以终端净化为目的的复合生物强化修复技术,从而形成全流域综合防治体系。在此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菌根共生体在生态系统受损和污染环境生态修复领域的优势,对其在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各个阶段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介绍与展望,提出一种依托生态系统自净功能并辅助以生物强化手段的面源污染防治理念,是一种绿色、安全、有效、契合农业面源污染扩散特征的全流域综合治理方法,以期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不同分压电容值组合配置在电压测量中对谐波电压传变的影响,本文利用等效电路分析的方法,在对分压电容的差异对谐波传递特性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离线仿真结合双线性插值法消除分压电容的离散性对各次谐波测量结果影响的校正方法,并通过对实际现场采集数据的分析计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于基于CVT的谐波校正装置的开发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真菌对小麦的促生长效应与根腐病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丛植菌根真菌(AMF)在小麦生长促进及根腐病抑制方面的效果,选取当地土著优良菌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小麦盆栽接种试验,对比分析了有无AMF侵染条件下,小麦的生长指标、抗逆性能以及发病指数.结果表明:摩西球囊霉可与宿主小麦形成良好互利共生体系,菌根侵染率达42.2%;小麦对菌剂摩西球囊霉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地下器官高于地上;AMF强化使小麦的株高、根系总表面积、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了26.67%、20.33%、38.9%和82.3%.AMF侵染植株抗逆能力显著提高,其发病率、发病指数分别降低38%、3.74,根腐病得到有效防治.小麦种植过程中,接种摩西球囊霉菌剂能够有效促进小麦的营养生长,并显著降低小麦根腐病发生的概率和病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