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针对通信链路连通情况下,由于误码率过高铁路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的服务质量(QoS)不满足通信需求的问题,通过对GSM-R路测数据的挖掘分析,研究了接收信号电平、同频干扰和列车运行速度这3个关键参数,提出满意通信概率模型,进而设计基于该模型的切换算法,以降低平均切换次数并尽可能地保证较高的QoS.经建模仿真,表明该算法在获得满意通信的同时,切换次数可以达到1,切换延迟小,切换位置接近两基站中间点,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电平强度的切换算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特征选择与鲁棒概率协同表示分类器(Robust Probabilistic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er, R-ProCRC)的癫痫发作自动检测算法。首先,对原始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以及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然后,对分解得到的各子波分别进行多种特征融合提取,并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特征选择算法进行融合特征选择;最后,用R-ProCRC对选择后的数据特征进行检测。在Bonn数据集上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估效果,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9.70%,99.74%和99.66%,相比EMD算法和DWT算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不考虑多普勒频移对网络掉话率影响的前提下,分析高速铁路网络环境下由于越区切换引起的网络掉话率.从高铁网络的越区切换研究出发,得出不同位置的越区切换概率,获得不同位置的掉话概率,提出掉话分析模型.通过对高铁GSM-R和LTE-R网络进行掉话率对比仿真发现,LTE-R网络的掉话率比GSM-R网络减小了约29.23%;通过对不同列车穿透损耗下的掉话率进行对比仿真发现,穿透损耗越大,掉话率越高,24dB的穿透损耗下掉话率达到0.8%;通过对不同运行速度下的网络掉话率对比仿真发现,列车运行速度越高,网络掉话率越高,LTE-R网络下540km/h相比60km/h的掉话率提高了151.56%;通过对基站故障情况下的网络掉话进行仿真发现,基站正常时的平均掉话率仅为基站故障后平均掉话率的36.3%.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融合特征选择与鲁棒概率协同表示分类器(Robust Probabilistic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er, R-ProCRC)的癫痫发作自动检测算法。首先,对原始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以及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然后,对分解得到的各子波分别进行多种特征融合提取,并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特征选择算法进行融合特征选择;最后,用R-ProCRC对选择后的数据特征进行检测。在Bonn数据集上采用十折交叉验证评估效果,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算法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9.70%,99.74%和99.66%,相比EMD算法和DWT算法,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窃听者相互合作下的无线多跳网络,提出一种考虑物理层安全的路由算法.该算法在假定未知窃听者位置及其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前提下,得到系统端到端安全连接概率(EESCP)表达式,通过最大化网络EESCP,得到一种使用传统Bellman-Ford算法即可实现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改进的Bellman-Ford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适应于不同规模的网络,而且相较于传统算法能够极大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免许可频段,减轻蜂窝网络压力,提高用户吞吐量,针对WIFI融合网络中无线接入点(AP)部署方式,提出基于优先级划分的AP部署方案. 通过分析AP与小基站(SBS)覆盖范围特点,将AP划分为高优先级的专属AP与低优先级的共享AP. 针对提出的部署方案,设计业务卸载、资源共享、混合模式3种AP资源调度方式. 动态分析WIFI融合网络在未饱和、半饱和、饱和3种工作状态下的整体性能. 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AP部署方案相比,提出的方案在未饱和状态下用户平均吞吐量的性能提升了3% ~10%,在半饱和状态下平均吞吐量性能提升了5%~20%,在饱和状态下可提供与传统AP部署方案相同的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