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篇
矿业工程   1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厚煤层大采高采场煤壁的破坏规律与失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采高采场煤壁稳定性控制需要,在现场实测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层采动裂隙的发展演化规律,并用滑移线理论分析了煤壁失稳的力学过程.研究表明:仅含层理煤层的采动剪切破坏面由倾向相反的共轭面组成;含节理煤层中,硬煤的采动破坏面为剪切破坏面与节理张裂面组成的倾向相反的共轭面,软煤采动破坏面为倾向采空区的单向平面;超前塑性区内硬煤的后继剪切破坏面仍为倾向相反的共轭面,软煤内则为倾向煤壁的单向平面.采用塑性滑移线确定了煤壁片帮的危险范围,影响煤壁失稳的主要因素为端面距与砌体梁结构的回转变形压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贵州松和煤矿的具体地质条件,从技术、安全、经济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得到可行的开采顺序方案,采用UDEC数值模拟和构建多目标分析模型进行了优化比较,得出了不同的开采顺序其顶板内的应力集中程度和顶板下沉量是不同的,并优化确定了合理的煤层开采顺序,即依次开采3#、9#、6#、4#煤层能够保证顶板应力场在较低的范围,不出现较为强烈的矿压显现。  相似文献   
3.
Aiming at the difficulty in stress analysis for strata under pillars with actual bearing conditions, an approach was proposed to apply multi-sectional linear approximat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pillar loads, and stress of strata was calculated under pillars with linear load by calculation method for uniform load. This approach leads to a rapid analyzing method for strata stress under pillars with any form of load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strata stress expressions for pillars under linear bearing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In addition, two concepts, stress increase factor and stress factor, are proposed for the approximate analysis of strata stress by uniform load approximation method.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stress increase factor of strata is related to the strata stress factor and the ratio of the minimum load on the pillar’ two ends to the maximum one; and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stress factors and the sizes of their influencing areas in strata influenced by overlying pillars are obtained. Combining with the gob pillar conditions of Jurassic coal seam in Tongxin Coal Min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stress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the strata stress in non-influencing areas of pillars with linear bearing through uniform load approximation are in basic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pillars under linear bearing condition. Therefore, it is feasible and accurate to calculate stress in non-influencing area in strata under pillars with linear bearing condition by uniform load calcul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4.
坚硬顶板大采高工作面压架事故及支架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同晋华宫煤矿坚硬顶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发生压架事故的情况,深入分析压架事故的类型和原因,并基于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得到了坚硬直接顶关键层的悬顶长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对大采高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进行了载荷估算法的修正算法;并根据修正结果及地质条件,计算得到了402盘区工作面支架的合理工作阻力为12 184 kN,支护强度为1.22 MPa,同时确定了合理的支架架型;通过工业性试验,实测分析了所选支架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和所选架型的合理性,保障了402盘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地流转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土地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也是中国农业由小农经营向规模经营过渡的必要途径。 当前农地流转规模还不大,成果还不稳定;流转形式不丰富,流转制度不规范;流转市场不完善,中介服务职能不健全;新型经营主 体表现出功利性,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地流转必须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 保障体系,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完善农地流转方式,规范农地流转制度,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体系,完善中介服务机构职能, 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对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进行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极松散细砂岩顶板下放煤工艺散体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优化不同煤矸块度条件下的放煤工艺参数,在实测分析顶煤破断块度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散体模型试验的方法对煤层顶板为极松散细砂岩条件下的放煤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煤步距、顶煤块度对放煤过程中煤矸砂流动形态、混矸程度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煤矸块度每件下的放煤步距选取原则.研究表明,加大放煤步距,顶煤运移流动的范围变大,流动断面内速度梯度变小,有利于控制细砂的下窜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放煤步距采用三采一放有利于控制顶板极松散细砂岩,降低放出顶煤的合砂率.  相似文献   
7.
大同矿区同忻煤矿8105工作面5105沿空巷超前支护段矿压显现明显,来压强度大,巷道变形与单体支柱折损严重,严重影响了回采巷道的正常使用。在分析工作面沿空巷强矿压显现特征的基础上,得到了巷道强矿压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双向应力转移以降低端头三角区集中应力的方法。研究表明:工作面端头双向支承压力将形成端部三角区高应力集中,对工作面沿空巷超前支护段的强矿压显现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改变形式的三参数威布尔函数对双向支承压力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工作面端头三角区高应力大小及区域分布特征;提出了双向应力转移的方法,降低了沿空巷超前支护段围岩应力。现场实践中,通过对工作面5105沿空巷及顶回风巷顶板采取水压致裂技术后,工作面5105巷超前支护段强矿压显现得到明显改善,巷道变形量明显降低,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8.
综放开采顶煤破断冒放的块度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顶煤破断块度为特征量,建立了顶煤破断冒放的块度理论框架,分析了不同顶煤块度以及顶煤块度和矸石块度相对差异时的煤矸流动场特征,分析了顶煤放落流动过程中的成拱形态、成拱机率、影响因素、成拱条件和煤矸块度差异对混矸程度的影响,提出了用顶煤可放出系数和极限顶煤块度描述顶煤的可放出性,为坚硬难冒放煤层的弱化设计提供了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放顶煤回采工艺参数的合理选取,对顶煤的有效回收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实验室相似模拟的方法,从采放比、放煤步距等决定顶煤垮落空间的因素和顶煤块度等方面分析了其对顶煤垮落的影响,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回收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读书呈现出明显的"知行不一"现象。产生这一现象,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改善目前大学生的读书现状,必须坚持严格管理、思想引导、开展自身发展规划、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和良好的读书环境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