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机械仪表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濮深 1 5井是中原油田完钻的一口重点深层探井 ,该井所试油的目的层是一异常高温 ( 1 65℃ )、高压 (地层压力 74.6MPa,压力系数 1 .5 2 ,地层破裂压力 1 1 8MPa,破裂压力梯度 2 .41 MPa/1 0 0 m)、超深 ( 4 975 m)、特低渗 (空气渗透率 0 .0 71× 1 0 - 3μm2 ,有效渗透率 0 .0 0 6× 1 0 - 3μm2 )极致密砂岩气藏。文中介绍了该井试油压裂设计的优化 ,压裂效果评价 ,压裂施工参数适应性的分析 ,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数片硅同时自停止腐蚀的可行性。结果表明:KOH溶液非常适用于该技术;当几片硅同时进行电化学腐蚀时不会互相影响;而且当它们的开路电位(OCP)、钝化电位(PP)以及各片硅腐蚀完成的时间均有差别时,都能有效地实现自停止。实验以4片硅同时自停止腐蚀为例,最后所得的4片硅膜厚相差不到1μm。  相似文献   
3.
卫4 2块自1985年上报探明储量以来,一直因构造、储层分布复杂,产能较低而做为难动用储量区块,经过十几年的勘探实践,尤其通过1997年的滚动勘探,该块的构造特征和油水关系已较清楚,目前已实施开发方案。由该块过去试油成果认识到,若要提高该区油井产能,必须实施压裂改造,同时为配合该区块有条不紊地合理开发,必须对该区进行综合研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整体压裂改造实施方案,为该区块增产稳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异常高压储层封层时,如果采用桥塞封堵方式,当桥塞实际承受压差超过其耐压值时,桥塞会出现上移或窜漏现象,造成封堵失败返工。本文通过对两口井测试资料分析出桥塞失封的原因,总结一套适合异常高压地层封层工艺。  相似文献   
5.
G.655光纤DWDM系统的DCF色散补偿方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RZ-DPSK和NRZ-DQPSK G.655光纤40Gb/s DWDM通信系统中预补偿和逐段补偿两种色散补偿方案.通过仿真对比了这两种方案的色散性能和非线性性能,得出预补偿方案优于逐段补偿方案.在未来50GHz通道间隔40Gb/s DWDM系统中,采用预补偿能获得更好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进行致密油气储层体积压裂的可行性判断,选用脆性指数、综合应力评价系数和裂缝发育级别作为判断因素,在得到每一个因素的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定义体积压裂可行性判断的整体标准参数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63、0.26和0.11。选取X油田Y地区的致密油气储层进行实例判断,其整体标准参数值为0.811大于判断值0.518,则X油田Y地区致密油气储层适合进行体积压裂。  相似文献   
7.
160GHz带宽LiNbO3电光调制器微波损耗的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模拟LiNbO3电光调制器的电传输特性,提出了厚电极共面波导(CPW)行波电极微波损耗的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带宽为160GHz的调制器的微波损耗因素。结果表明,辐射损耗将占重要地位,而且小的电极尺寸更易实现宽带调制。  相似文献   
8.
40Gbit/sWDM系统技术与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信道传输速率40Gbit/s的波分复用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其现状,分析了其关键技术中的高速电信号处理,光信噪比,色散及色散斜率补偿,数据调制格式,偏振模色散补偿等,探讨了其实用化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DWDM系统中XPM和FWM效应随信道间距变化的关系,并提出了大容量长距离DWDM系统仿真的解决方案.严格的数值计算表明,在信道间距为50GHz的DWDM系统中,当信道数大于9(SMF)和15(NZDSF)时中心信道的Q值基本不再随信道数增加而变化.这一结果对于大容量长距离DWDM系统的实验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由于岩石可钻性差、硬度高等导致的机械钻速低问题越发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神经网络优选钻头类型的方法。首先,根据测井解释与地统计学原理,获得岩石抗钻参数纵向与横向的分布规律;然后,对现场钻头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确定钻头使用状况的表征参数,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降阶原理对多维表征参数进行处理,获得综合表征参数;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岩石抗钻参数、地层层位和钻头类型与综合表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钻头类型优选。以焦石坝地区的现场资料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性强,能够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