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合金化对超高碳钢先共析碳化物析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铝含量超高碳钢的相平衡热力学计算、热处理工艺试验以及扫描电镜的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铝合金化对超高碳钢先共析碳化物的数量和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碳含量为1.6%的超高碳钢,添加2%以上的铝,可以显著抑制先共析网状碳化物的析出。铝的添加,导致平衡状态下的先共析碳化物数量减少,尤其在2%Al附近,更为显著,是铝合金化抑制超高碳钢网状碳化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铝含量超高碳钢进行了相平衡热力学计算、热处理工艺试验以及扫描电镜的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铝对超高碳钢平衡共析转变、先共析碳化物的数量和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超高碳钢进行铝合金化后,平衡共析转变扩展为一个温度区间(A1b~A1c),共析转变的温度下限、上限和共析转变的温度范围均随铝含量的提高而增大;铝合金化使得平衡状态下的先共析碳化物数量减少,从而抑制网状先共析碳化物形成。碳含量低于1.6wt%,添加2wt%以上的铝,可以抑制超高碳钢先共析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在同样的冷却条件下,添加铝使超高碳钢共析体片层间距细化。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化学着色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前处理、后处理及着色液的浓度、添加物等对不锈钢着色工艺和质量的影响,同时还测试了着色件的耐蚀性、耐磨性及加工成型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目前粉体/纳米粉体的成型工艺,并从粉体成型的微观机理出发,详述了粉体干压成型的过程,指出粉末性能、成型剂以及压力等因素对成型过程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已建立的压制方程及粉体成型的计算机模拟.提出建立系统的纳米粉体的压制模型,对进一步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已研制的新型矿用圆环链钢的基础上,研究了添加不同V含量对实验钢淬火、不同温度回火后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生产34 mm C级圆环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0.17%V即可明显提高实验钢的淬透性,冲击断裂特征为韧性断裂,过多的添加V对性能改善不明显.通过添加适量的V,实验钢可满足34mm×126mm C级圆环链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ML08Al冷镦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回火形变处理条件下,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发现,经过1150℃热轧后直接淬火,并于470~530℃进行回火形变处理,随回火温度降低,材料的强度略有增加,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回火后的显微组织由细小纤维状回火屈氏体和铁素体组成,且经过500℃回火形变处理的ML08Al钢具...  相似文献   
7.
通过滑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一种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耐磨性,并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研究了其摩擦磨损过程的相变机制.研究发现油摩擦时,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XRD分析和SEM观察表明,油摩擦时Fe-Mn-Si基记忆合金可通过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相变伪弹性降低应力集中,抑制塑性滑移变形,避免微裂纹的形成和扩展提高其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Cr2NiMoV热作模具钢热疲劳裂纹的扩展特性.试验结果表明4Cr2NiMoV钢热疲劳裂纹属沿晶型的,裂纹扩展是主裂纹与裂纹前端显微裂纹不断合并的结果.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裂纹扩展速率遵循快一慢一快的规律.910℃淬火、580℃回火的试样与960℃淬火、610℃、回火的试样相比,910℃淬火、580℃回火的试样具有较高的热疲劳裂纹扩展的抗力.  相似文献   
9.
用膨胀法结合金相观察测定了新型C级大规格矿用圆环链用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动力学曲线,并采用末端淬火法测定了该钢的淬透性曲线.结果表明,该钢获得全部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度为20℃/s,在20~5℃/s内获得马氏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2.0~0.05℃/s获得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在很宽的冷却速度范围不出现珠光体.贝氏体形态与冷却速度有关.通过CCT曲线和淬透性曲线分析预测心部得到马氏体组织的圆钢棒最大直径为35mm.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大规格矿用C级圆环链采用贵重合金元素含量高的23MnCrNiMo54进行生产的现状,开发了一种无需轧后退火的新型低成本Mn-Mo系低碳马氏体钢。该钢种采用Mn、Mo合金化为主,添加少量的Cr,并进行Nb微合金化,无贵重元素Ni,对该钢种的CCT曲线和淬透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热处理状态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试制了2种规格(26 mm 92 mm、30 mm 108 mm)C级矿用圆环链。结果表明:采用新钢种试制的大规格圆环链产品性能完全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与广泛采用的23MnNiCrMo54钢相比,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规格圆环链制造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