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介绍机电一体化设备-鞭炮引线插装自动机械,讲述其工艺流程,主要结构,气动系统及PLC控制。  相似文献   
2.
复合式扩张室式热压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热压泵产生噪音的原因,并结合声学原理提出了改造方法,使用此法降低噪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星型内插件高温换热管强化传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不同翅片内插件高温换热管辐射传热对整体换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着管壁平均温度的啬或翅片数的增多,内插件强化管总体对流换热系数增大,幅射热影响程度增加。若允许摩擦阻力系数增加一倍强,就可使总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光管提高50%。  相似文献   
4.
新型三唑衍生物缓蚀剂在HCl中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新型三唑衍生物在1 mol/L HCl中缓蚀性能以及在Q235-A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新型三唑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1 mol/L HCl溶液中最高缓蚀率达到95%以上,在Q235-A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吸附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5.
钢材酸洗添加缓蚀剂是一种有效、经济的防腐蚀方法,研究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发展和完善缓蚀剂的理论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新型三唑衍生物对Q235-A钢在1 mol/L H2SO4中的缓蚀性能、机理和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新型三唑衍生物缓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1mol/L H2SO4溶液中,其浓度为1 000 mg/L时缓蚀率最高达94.6%;在Q235-A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6.
对15根钢管自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混凝土的边界面模型和钢材的弹塑性模型,建立了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抗弯构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自应力的影响,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抗弯承载力要高于普通钢管混凝土,并且承载力随着自应力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计算分析,提出了计算自应力钢管混凝土构件抗弯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推荐采用AIJ的计算方法计算该结构的抗弯刚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新型三唑衍生物在1mol/L H2SO4中缓蚀性能和机理,并研究该缓蚀剂在20g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新型三唑绥蚀剂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在1mol/L H2SO4溶液中缓蚀剂浓度为1000g/L时缓蚀率最高,为94.6%。Matlab拟合表明该缓蚀剂在20g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化背景下,外语的工具性特征日趋明显,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基础,轻应用”,忽视了工科学生的专业需求,不仅与国家致力于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战略目标不相匹配,而且也导致大学英语课程在工科院校的边缘化。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契机,重新定位工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优化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课程设置,满足国际化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是现阶段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以某厂房结构设计为例,采用PKPM与STAAD.Pro结构计算软件进行了建模计算,介绍了混凝土—钢连接节点的设计方法,并对下部钢管结构,上部钢结构的S/RC竖向组合结构设计进行了展望,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温度及压力参数的不断提高,合金钢管道被大量应用于火力发电机组中,合金钢管道接头以焊接方式连接,是高温高压运行状态下的最好连接方式;合金钢接头的性能在焊接施工及检测过程中,受原材料、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焊接质量问题。文中对焊接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