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变压器的冷却装置受潮的原因和受潮后产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现场除氢办法,对变压器制造企业和运行单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综合考虑发电成本、碳排放量和用户满意度,建立计及需求响应的含风电场多目标低碳经济调度模型。该模型采用随机规划理论描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并应用风电出力分布函数将其转化为等价的确定性模型;通过优化需求侧资源来调整次日的负荷曲线,以提高系统负荷率和风电消纳能力;引入用户满意度约束,保证调度方案使用户满意;将源荷侧资源整合统一调度来适应大规模风电并网和满足系统节能减排的要求。在人工鱼群算法搜索过程中结合禁忌搜索思想,并引入多目标搜索机制,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改进鱼群算法对模型求解。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帕累托前沿个体排序,辅助决策者确定最佳的调度方案。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对电缆网故障选线方法的研究一直是配电网故障研究的重点.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暂态群体比幅比相法为主、暂态能量法为辅的故障选线法,并运用EMTP数字仿真工具搭建了一个10 kV电缆网配电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该法能够准确地识别故障发生时刻.不受电压故障时刻、接地电阻大小等因素对故障选线的影响,抗干扰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城市电网发展,辽宁电网开展全面改造,导致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增大,单相接地电弧不易自动熄灭,故障发生时易产生较大的过电压,导致其它相绝缘击穿从而扩大为相间故障。在这种形势下,对接地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多种接地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在分析传统接地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仿真模拟,提出更适合辽宁电网的接地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确保其满足辽宁电网发展及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中作者介绍了标准DL/T 911给出的基于相关系数的绕组变形程度判别方法,并针对DL/T 911中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预防套管渗漏油事件的发生,提高电抗器和变压器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文章阐述在变电站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一起500 kV电抗器低压套管渗漏油情况,通过对该类套管结构的介绍、异常情况的描述和检查、返厂的检查、密封结构的检查、密封垫圈参数的测量、弹簧力学的测试、套管密封压力及倾斜安装状态受力分析、套管内部油压计算等,分析了套管渗漏油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对后续电抗器和变压器套管的选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化工厂参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项式逼近(即多项式回归)、人工神经网络逼近等其他建模方法——插值建模.这种方法依据大量的原始数据,使用插值法得到一个初步的离散系统模型,然后对上述模型进行滤波,最终得到可用于优化的数值模型.并以一维自变量和二维自变量建模方法为例,阐述了插值建模的算法,给出了仿真结果,初步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拓宽了参数优化建模的思路.但是这种方法建模需要大量的计算,所以现阶段仅用于离线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同杆并架线路的谐振接地配电网,若一个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该系统中性点电压会通过耦合电容传递给非故障系统,可能导致消弧线圈的误动作。针对此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非故障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趋势;建立准确的电缆出线为主及架空线(对地电容不平衡)为主的变电站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单相接地故障与非故障时两种系统中性点电压值。分析得如果同杆并架线路不超过5 km且其他系统参数设置恰当时,系统不会发生耦合电容引起的消弧线圈误动。  相似文献   
10.
对电缆网故障选线方法的研究一直是配电网故障研究的重点.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暂态群体比幅比相法为主、暂态能量法为辅的故障选线法,并运用EMTP数字仿真工具搭建了一个10 kV电缆网配电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证明该法能够准确地识别故障发生时刻,不受电压故障时刻、接地电阻大小等因素对故障选线的影响,抗干扰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