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乡村问题是中国当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各地广泛开展了乡村建设实践,学术界提出了乡村复兴概念。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乡村复兴的提出背景,总结其概念内涵、途径策略等理论框架,并从规划与设计视角关注乡村复兴模式、乡村空间活化和建筑更新改造的探索与实践,为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分析大唐不夜城文化艺术休闲区的规划设计,指出方案构思应尝试创造不同形式的空间带给人新鲜的空间感受,吸引人们在建筑空间内“碰撞”、聚合,驻足、交流与活动;新建筑设计并不应抛弃文化传统,应尽力挖掘传统空间潜力,让“商业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在这里达到融合。  相似文献   
4.
西安地区“泾渭水系”生态廊道建构理念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定青  曹象明  张崇 《中国园林》2012,28(6):113-117
泾渭水系形成西安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构架,在历代城镇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极大制约了城镇可持续发展。从优化区域景观格局、促进城镇生态化建设出发,提出依托泾渭水系建构生态廊道的理念,分析了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的基本特征及内涵,提出其建构原则,从宏观、中观及微观3个层面论述了廊道系统结构的建构方法,并对典型廊道功能与结构进行了具体解析。  相似文献   
5.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12):126-130
秦岭北麓地理环境独特,生态地位重要,村镇发展建设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关联。结合本地区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特点,以西安市周至县为例,分析了乡镇分布与秦岭北麓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居建设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与自然地理环境相结合的村镇生态化建设理念,针对不同类型村镇探讨其生态化建设策略及规划引导,促进村镇建设与秦岭北麓生态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渭河水系支脉纵横,人居聚落生存和发展与小流域密切相关。该文从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与景观生态特点出发,遵循与流域生态相协调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分析了小流域人居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小流域人居单元概念,体现了人居聚落与小流域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小流域人居单元的基本类型及特征,探讨了促进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小流域人居单元生态协调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论餐饮空间环境的主题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对餐饮已从单纯的口味需要扩展到环境的全方位需要,主题表现是塑造餐饮环境的重要途径,它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要和文化心理需要,是餐饮环境的灵魂,餐饮空间环境的构思来源相当广泛,本文以表现材料的质感与色彩,表现地域文化特点,表现怀旧主题,表现与艺术体育的联系、表现策划的故事主题等几个方面为重点归纳分析,探讨饮食文化,环境立意和顾客心理三方面的有机关系,及其在空间环境表现中的处理手法。  相似文献   
8.
崔玲  周若祁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06,24(12):191-193
介绍了“洛阳龙门石窟环境保护研究展示中心”方案,是在一个特定环境条件下构思的融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生态肌理为一体的“有机建筑”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地方上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方法欠缺的现状。论文以西安周至县为例,探讨非遗的保护和利用规划模式,深入挖掘非遗与其文化空间的内在关联,提出建立文化空间系统的思路,从县-镇-村三个空间层级加强不同非遗之间的联系,以各级节点为基础,提出具体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措施,对非遗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与利用,并以此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和市政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开发以及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泾渭水系构成西安都市圈自然地理的基本构架,与城镇发展建设存在密切关联;当代城镇的盲目发展和破坏性建设加剧了水系生态的退化,极大地制约着城镇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寻求城镇发展与河流生态保护相协调的规划策略与方法,提出建构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的理念,从不同尺度解析了廊道结构与建构方法;在此基础上,优化都市圈景观格局,形成城乡协调的都市圈城镇发展整体格局;结合河流地区生态规划引导各类城镇发展方向,依托河流生态廊道完善城镇规划布局,促进城河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