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辉  任珺  陶玲  张彦灼 《建材地质》2013,(6):25-26,39
通过浸渍法制备改性凹凸棒石粘土汽油脱硫剂.用浓硫酸对产自甘肃临泽的凹凸棒石粘土进行酸改性和热活化,以改性后的凹凸棒石粘土为吸附剂,达到了对汽油进行吸附脱硫的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制备脱硫剂和吸附脱硫的最佳工艺条件.根据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确定最佳试验工艺路线为A3B3C2D2E3,即酸化凹凸棒石粘土的硫酸浓度为2mol/L、热改性温度为90℃、吸附时间60min.最佳吸附脱硫工艺为脱硫剂用量4g/40m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60min.凹凸棒石粘土经过改性后脱硫率明显提升,硫含量的质量分数从280μg/g降到54.43μg/g,脱硫率达到80.56%.  相似文献   
2.
凹凸棒石粘土具有吸附性、载体性、阳离子交换能力、流变性、催化性等物化性质。同时,酸、热、提纯和有机改性等处理方式会对凹凸棒石粘土物化性质产生影响,能显著改善和提高凹凸棒石粘土的物化性质。其中,酸改变其带电性、吸附活性、阳离子交换容量和比表面积;随着温度的升高,热处理使其比表面积不断提高到最大值再急剧下降;提纯可以改善胶体性能;有机改性可以使粘土颗粒表面由完全的亲水性转变为部分疏水性,改变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容量,增强胶体悬浮性能。  相似文献   
3.
亚硝化是一种节能的工艺,在处理高氨氮质量浓度和低C/N比污水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热冲击的方式处理包埋活性污泥,成功实现了NO2--N的积累。研究中发现,在60℃温度下热冲击10min,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活性就将完全消失,而氨氧化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仍有一定活性。PCR-DGGE发现,热冲击后包埋颗粒内残留的NOB主要是Candidatus Nitrospira defluvii,只有当生物量达到一定值后时才能显现出硝化性能。研究还对60℃和70℃热冲击后的包埋颗粒进行了连续流实验,发现热冲击后的包埋颗粒均能维持稳定的亚硝化,但温度越高,达到亚硝化所需的时间越长。在维持65d的稳定亚硝化后,反应器内开始出现NO3--N积累,重新对包埋颗粒进行热冲击,反应器可以再次实现稳定的亚硝化。  相似文献   
4.
好氧颗粒污泥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印染废水色度高,脱色难度大的问题,该试验利用好氧颗粒污泥(AGS)对碱性染料结晶紫(CV)进行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pH、吸附剂投加量、初始CV浓度、温度和NaCl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机制进行描述。pH为12、AGS投加量为2 g•L-1、温度为35℃时吸附效果最好,平衡吸附量(qe)与CV染料初始浓度呈正相关性,但与NaCl浓度呈负相关性。Freundlich较Langmuir等温线更适合描述试验数据。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Gibbs自由能(ΔG°<0),焓变(ΔH°>0),熵变(ΔS°>0)),且吸附亲合力较好。FTIR分析表明,AGS吸附剂上官能团在吸附CV染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表明AGS可以作为吸附剂以去除水中的CV染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