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并联式混合动力装载机的参数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混合动力装载机的节能效果,提出了一种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装载机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的方法。分析了混合动力装载机系统结构、工况特点及控制策略,提出了优化目标函数及约束函数。对某5t混合动力装载机的主要元件进行了参数匹配,在此基础上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参数匹配后系统装机功率和油耗降低、效率提高。经优化后的系统油耗更低。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年酱香白酒市场的持续发力,人们对酱香白酒的喜爱度空前高涨.但酱香白酒市场鱼龙混杂,各种翻沙酒、碎沙酒、甚至串酒冒充正宗大曲酱香酒,误导消费者.通过对多种大曲酱香白酒(坤沙酒)、复糟酒(翻沙酒、碎沙酒)和串酒样品的感官品评分析,对关键性指标进行数字标度,进而建立感官分析雷达图,研究坤沙酒、翻沙酒、碎沙酒、串酒的感...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炮控系统性能参数测试中对角速度测量的成本较高、操作复杂、时间较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MEMS陀螺仪的炮塔角速度高精度测量装置,通过中值滤波、均值滤波以及加权平均融合的方法,抑制了测量噪声等因素对炮塔角速度值的影响.通过在转台和坦克上对该装置进行标定和测试,分析了滤波和融合前后的实验结果,其对炮塔角速度的测量精度可达0.02°/s.该装置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较低、实用性强,能有效地提高测试精度,节省了人力物力,缩短了测量时间,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38mm软体变形弹的弹丸采用硅胶材料,具有大动能、低致伤效能的特性,国内尚未建立相应的威力评定标准,弹药对人员的损伤程度难以定论.通过开展模拟介质和生物致伤实验,测量弹丸撞击目标时的速度、压强以及面积等参数,活杀解剖生物并提取病理样本进行检测分析,为弹药的致伤效能评估提供了详实的数据.试验表明:弹丸对模拟介质无侵彻性,但可产生致人重伤的冲击力;0.5m内的羊临床症状反应强烈;5m内的羊存在肝脾破裂、胸腹腔积血的可能性.因此近距离能够对人产生中度以上损伤,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远距离伤无致死可能.建议在近距离使用时避免对胸腹部射击,防止造成人员死亡的恶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5.
6.
柴北缘航垭地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柴北缘航垭地区的聚煤规律,利用岩心资料对其沉积相、层序地层及聚煤作用进行研究:共识别出5种岩石类型、17种岩相类型,及识别出的河流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并以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砂岩底面为界面,将石门沟组划分为2个3级层序,分别对应石门沟组下段和石门沟组上段.研究表明:该区煤层形成于湖侵过程中上三角洲平原泛滥盆地和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湾沼泽,在盆地边缘河流—三角洲平原,厚煤层(G2煤)靠近最大湖泛面发育,中厚煤层(G3煤)形成于湖侵体系域的中期;在盆地内部,煤层(G1煤较薄)常靠近初始湖泛面发育.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出一维WO3-ZnO分级异质结构.TEM表征发现ZnO纳米棒在WO3纳米带表面均匀排列,ZnO纳米棒和WO3均各自沿着[0001]方向生长,且二者之间存在特定的取向关系,即生长方向成44°或者136°角.晶体学分析表明在ZnO和WO3之间存在失配度很小的取向关系,即(0001)WO3//(1(1)02)ZnO和(11(22))WO3//(0001)ZnO,以及经过翻转后出现的(0001)WO3//(1(1)02)ZnO和(11(2)2)WO3//(0001)ZnO.根据实验和晶体学分析结果,本文认为ZnO棒在WO3纳米带上的生长机理是符合Volmer-Weber模型的外延生长.  相似文献   
8.
提高阴极板导电头导电性能的工艺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解过程中电能消耗为导向,从阴极板铜导电头与铝压延板的结构及工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电解环境下导电头与铝板的结合方式,阐述了提高导电性能以提高电解电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过冷是材料液-固相变过程中为提供离子扩散、晶体生长及晶面扩大所需能量而产生的一种亚稳态。过冷是结晶过程的推动力,但大的过冷度导致相变材料结晶温度降低、结晶时间延迟,使得储存的潜热不能及时释放,储-放热温度不匹配,降低了热能利用效率。过冷度大已成为限制相变储热技术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过冷现象与熔体晶核的生成与长大速率、环境温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熔体温度等因素有关,但其产生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影响规律和调控手段仍需借助实验探索。目前,主要采用外加添加剂或在胶囊化、流体化过程中加入添加剂的添加晶种法,以及通过搅拌、超声振荡和鼓泡等外部刺激的动力学成核法诱发过冷液体结晶。利用外加成核剂、纳米颗粒以及部分未熔化母相晶体作为晶核诱发非均匀成核是抑制过冷现象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添加剂的分散性和抑制水合无机盐类相变材料的相分离现象,在添加成核剂的同时往往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增稠剂,但成核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需要优化。胶囊化可以改变相变材料的结晶特性,目前的研究一致认为在胶囊化前添加成核剂有利于改善相变材料的过冷度。动力学成核常采用的方法是超声振荡法,其通过空化作用使晶体持续破碎并与熔体混合而提高晶核的分散性和加速结晶过程。在超声的同时添加纳米颗粒也有利于抑制过冷度。本文简述了过冷现象和典型的过冷曲线,分析了影响过冷度的因素,并着重介绍了外加添加剂法、胶囊化法、功能流体法和超声振荡法等抑制过冷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南山区有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 天”的气候特点。地处西南山区贵州高原上的威 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气候较为典型。为详细 了解该气候区农村居民取暖状况,分别对采用 烧炭、烧柴和用电取暖的三户典型农宅的室内外 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收集了71名居民的热舒适投票。测试结果表明: 烧炭、烧柴和用电取暖时,室内平均温度分别为 12.9 ℃、10.4 ℃、6.7 ℃;CO 2 浓度平均值分别为 423 ppm、266 ppm、271 ppm;CO浓度平均值分 别为16.37 ppm、1.77 ppm、0.27 ppm,烧炭取暖 时应特别注意通风。通过拟合计算,得出实测和 预测热中性温度分别为13.9 ℃、11.5 ℃、7.6 ℃ 和17.6 ℃、14.3 ℃、8.8 ℃;人体80%可接受的温 度下限分别为12.7 ℃、9.9 ℃、7.1 ℃;烧炭取暖 和烧柴取暖时的人体期望温度分别为14.7 ℃、 13.6 ℃。调研分析结果可作为西南山区农村建筑 节能和热环境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