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6篇
轻工业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绿色建筑是终极完美的理念,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解决能源危机和实现环境效益的完善方法论,不仅集合大量绿色技术的优化和整合,也包含了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第三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将于9月25~26日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金都房产集团与中华环保基金会人居环境专项基金承办。  相似文献   
3.
根据“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新要求,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高职院校酿酒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勾兑与品评技术》为例,通过“岗课赛证”融通重构课程体系、能力导向指引优化教学策略、多元多维全程优化教学评价、文化溶血脉思政贯始终4个方面,对“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思政综合育人的课程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第二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将于2004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科技引领人居未来”。届时国家相关领导、联合国人居署官员、人居环境领域资深专家、国内外著名开发商与设计师将汇聚一堂,畅谈中国人居环境发展大计,探讨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之路,携手共建绿色、生态、健康人居环境。 自2003年11月“首届中国人居环境高峰论坛”发起“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的倡议以来,倡议赢得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为此,本次论坛将全面总结一年来“中国人居环境与新城镇发展推进工程”工作,重点介绍人居…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居环境,一个时代关注的问题 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的恶化使人类不得不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入思考,人居环境遂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二”会议将人居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变成了世界性的行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199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并于1994年至1998年的五年间,在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举办了四次关于人居环境的学术会议。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开设了“人居环境”课程,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召开了有关山地人居环境的国际学术会议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作者从事编研工作的成功经验,就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如何开拓创新、确立新的编研意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并希望这篇论文能和城建档案编研的同仁起共同探讨、研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7.
国内信息     
全国高校首家“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3月24日上午在复旦大学逸夫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高校首家专门从事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机构。中心首届主任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王祥荣教授。据了解,复旦大学近年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雕塑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品味一个城市就像在凝听一支乐曲.在这首乐曲中最为跳跃的音符便是这座城市的雕塑.因为她飞扬起城市的神采,彰显出城市的神韵,她是凝固城市个性的乐章,影响着城市和人们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9.
雨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的确,建筑是一门艺术,也是城市历史的体现,优秀的历史建筑是最引人注目的城市档案载体。独特的历史建筑是时代特征与城市个性的代名词。上个世纪初,在那次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大解放中,德先生与赛先生深入人心,它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一批先进的年轻人因此走上了探索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中国共产党随即出现在神州大地。我们党的建党历史与两座长江流域的城市密切相关:武汉与上海。在我们党建党八十六周年之际,我们将带领读者开启那一扇扇红色的记忆大门,在一栋栋古房旧址中一起去找寻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10.
所谓"混合居住",就是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和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群体,以自己的实际购买力为前提,共同居住在不同价位梯度的居住型房地产产品的混合功能区内,和谐相处、优势互补,共同生活生存的一种居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