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机车运行中轮轨间存在冲角,改变轮轨接触关系.针对冲角对车轮与尖轨接触的影响问题,建立了车轮—尖轨接触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不同冲角工况下的接触情况.结果表明:轮轨间冲角的存在,导致车轮与钢轨接触位置发生改变,基本轨和尖轨接触斑中心不在同一钢轨横断面上,冲角越大,超前或滞后的数值越大;车轮与尖轨接触法向力随冲角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冲角工况下车轮与尖轨的接触等效应力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最大等效应力均出现在2 m位置处;冲角的增大会造成尖轨前端等效应力增大,导致车轮轮缘与尖轨的磨耗增加,降低车轮和尖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对玉柴某型船用柴油机增压后的供油提前角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应用发动机性能仿真分析软件GT-power建立了该柴油机的模型,然后对柴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通过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之后选择几个不同的供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出了最佳供油提前角,达到柴油机匹配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大连机车车辆厂新建的大功率机车柴油机试验台的功能特点、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该试验台能完成大功率柴油机的功能考核试验及各种性能试验,是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验台。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秦线重载铁路道岔固定辙叉的磨耗问题,运用有限元法求解机车车轮与12号高锰钢辙叉接触问题,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车轮与辙叉的接触斑面积、接触轨迹、等效应力和轮心垂向位移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磨耗后车轮与辙叉的接触斑面积大于标准车轮,磨耗后车轮与磨耗后的辙叉能更好匹配;车轮从翼轨向心轨过渡的过程中,辙叉的等效应力由900 MPa增加到1 300 MPa,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产生塑性变形;轮心的最大垂向位移为8 mm,使车轮过叉的平顺性能恶化。  相似文献   
5.
赵斌  牟恕宽  韦江  徐永绥 《内燃机》2006,(5):16-19,23
重点讨论了内燃机车用16V240ZJ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曲轴动平衡方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改进的措施。提出曲轴轴系按平衡相位组装和整体进行动平衡的合理建议,并且对柴油机曲轴轴系整体动平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从而对于减小柴油机整机振动,改善柴油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城市轨道车辆标准型面车轮与标准型面钢轨相匹配,建立不同轨底坡的车轮与钢轨三维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根据计算得出的接触斑面积、接触应力等结果分析轨底坡对钢轨磨耗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轨底坡时,车轮与钢轨的接触位置总是靠近钢轨内侧,导致钢轨内侧磨耗严重;随着钢轨轨底坡的增大,轮轨的接触位置逐渐向钢轨外侧移动,接触应力也发生变化,1/40轨底坡下轮轨接触应力较小,钢轨磨耗较慢;单独增大内轨轨底坡对减缓钢轨侧磨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HXN3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机油系统及作用,重点介绍了柴油机主润滑、柴油机预润滑与后润滑两个分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低质燃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由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围绕重柴油的特性讨论了其在机车柴油机上燃用的难点及对策。指出只要进行严格的粘度控制,并对燃油喷射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在机车柴油机上燃用重柴油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依据国家标准GB T1859 2000对柴油机辐射的空气噪声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过程,并得出280型柴油机样机的噪声A计权表面声压级和声功率级的计算值。  相似文献   
10.
以机车车辆车轮磨耗型踏面的种类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各种类型的磨耗型踏面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磨耗型踏面外形设计方法作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