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2篇
水利工程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振中 《四川水力发电》2011,30(2):29-30,43
冲击钻适用于粘土、砂类土、砾石、卵石漂石和较软岩层等地层结构的桥梁桩基造孔,尤其是在岩层、卵石和碎石等地层中钻孔效率较高。但冲击钻造孔易发生坍孔、形成梅花孔、弯(斜)孔、掉钻和卡钻等事故。对采用冲击钻造孔时如何预防及处理上述常见的钻孔事故进行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2.
金刚石具有一系列独特的力学、热学、声学、电学、光学和化学性能,在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普通CVD金刚石膜是高度绝缘的,不能采用如电火花等加工导电聚晶金刚石(PCD)的方法和设备对其进行加工。本文通过掺硼实现了金刚石膜的导电。开展了电火花成型和线切割的实验研究,并通过SEM、Raman分析和粗糙度测量对加工后的表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布垭肖儿河大桥开口薄壁拱箱转体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儿河大桥地处湖北省巴东县与长阳县交界的崇山峻岭,河流两岸均为悬崖峭壁,大桥设计为转体施工的净跨84 m刚架拱桥.转体施工法其优点是利用桥梁结构本身作为施工设施,无支架分阶段施工,逐渐形成桥梁结构,它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不仅省去了昂贵的施工设施,节约资金,而且施工技术简易,操作安全,质量可靠,尤其变高空作业为岸边陆上作业,不受山洪威胁,特别适合于深山峡谷桥位.  相似文献   
4.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工程作为轨下承重的土工结构物,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轨下基础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与旅客乘坐的舒适性.路基填料是影响路基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路基填料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尽可能选择稳定性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土石作为路基填料.对于较差的填料,应掺加级配碎石对填料进行物性改良,以确保路基填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保康县寺坪水电站引水隧洞洞室围岩为页岩,砂质岩,一般为薄层状结构,易风化,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局部较破碎;洞室围岩类别一般为Ⅲ类,部分为Ⅳ、Ⅴ类围岩,局部易发生掉块和塌方等工程地质问题.隧洞出口压力钢管段在洞挖施工中于2005年3月17日和7月30日先后两次发生坍塌冒顶事故.通过对坍塌冒顶区域上部进行回填和固结灌浆后,在洞内坍塌体顶部打管棚超前支护,然后采取"短进尺、强支护"的措施,边清挖、边用钢拱架跟进支护,得以安全顺利穿越隧洞坍塌冒顶段.就引水隧洞坍塌冒顶综合处理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巴楚—伽师 Ms6.8 级地震液化现场勘察和测试为基础,获取了 47 个场地的标准贯入试验资料,分析了现有基于标准贯入的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新的砂土液化判别公式。分析表明国内外现有基于标准贯入击数的砂土液化判别公式不适用于新疆地区,中国现有规范对此次巴楚地震非液化点判别成功率 88% ,但对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仅为 38% ,会给出明显偏于危险的结果。以新调查数据建立的砂土液化判别模型由地震烈度、实测标准贯入击数、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地下水位、砂土埋深等 5 个参数构成,其中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以及地下水位和砂土埋深的影响系数分别采用归一化方法和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给出。与中国现有规范相比,新疆巴楚液化土层有所增加,推导出的标准贯入击数基准值远小于现有规范,表明巴楚地区抗液化能力显著低于以往形成我国规范时调查的可液化场地,深层土和低水位砂层液化可能性更大。所建立的砂土液化判别新公式,液化回判成功率为 91% ,非液化回判成功率为 85% ,表明构建的模型合理,计算公式可靠,同时新公式延续了中国现有规范的基本形式,工程使用方便,可为新疆地区区域性规范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在我国日益普及,对适于工程使用的土层液化发生概率计算方法的需求日趋强烈。该文沿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液化判别模式并使用同样基础数据,以地下水位、埋深、标准贯入击数等土层常规指标为直接变量,采用较为成熟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理论,构造砂土液化概率计算公式和不同概率水平下液化临界值计算公式,通过回归分析和近期地震液化调查新数据分项检验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构造公式时采用我国大陆以往159例液化数据,检验公式时采用近期地震液化调查358例新数据,来源于1995年阪神地震和1999年集集地震。以上述两方面数据,检验概率50%的该文公式与现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性方法,结果表明:二者对国内大陆液化资料回判成功率基本相当,但该文公式略为保守;就阪神和集集地震新数据,该文公式不同砂层埋深检验结果均可接受,而现有规范砂层埋深下小于10m结果可以接受,大于10m时显著保守,方法需要改进。以上述两方面数据检验该文公式不同液化概率水平下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液化概率下的该文公式不仅定性上符合现有认识,而且非液化和液化概率水平相同时,对大陆非液化和液化场地回判成功率基本相当,对阪神和集集地震液化与非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基本相当,不同埋深下液化与非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大体一致。两方面数据检验表明,该文公式对不同液化概率水平、各种地震强度、地下水位和砂层埋深均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Youd等建立的液化侧移数据库,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场地液化侧移等级预测方法和判别标准。研究了数据库中各参量对液化侧移的影响程度并从中筛选出主要影响参数,构建了液化侧移灾害等级分类决策树,提出了一套液化侧移等级判别标准LLSL(liquefaction lateral spread level)。通过实际震害中各参数对液化侧移影响趋势分析、分类决策树中各参数耦合性研究以及与MLR法的对比,验证了方法和标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液化侧移的主要影响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临空(缓坡)坡度、液化层厚度和细粒土含量,液化层平均粒径影响可以略去;临空情况下,参数影响排序和权重为临空坡度(0.343)、液化层细粒土含量(0.322)、液化层厚度(0.176)和峰值加速度(0.159),缓坡情况下,排序为液化层细粒土含量(0.324)、液化层厚度(0.277)、缓坡坡度(0.214)和峰值加速度(0.185);比较MLR法中各参数相互独立假设,LLSL考虑了各参数对液化侧移影响的耦合性,使整体回判成功率提高了6%,且对各液化侧移等级回判成功率表现较为均衡,克服了MLR法在轻微等级判别中成功率较低的弱点;提出的LLSL标准,可减少对钻孔的依赖,比MLR法更适于液化区划工作,且与中国现有灾害评估基础工作有很好衔接。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和标准,可为场地液化侧移等级预测和液化区划技术中液化侧移等级判别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场地液化是典型的地震灾害,其中最严重的为液化侧移,其区划工作是避免和减轻其灾害的重要手段,而我国这方面技术基本为空白。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NEHRP)液化侧移区划技术代表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但它是一种基于单点侧移计算公式和2D GIS的方法,其可靠性和精度严重依赖高密度钻孔。基于地震区划的本质需求,摒弃NEHRP的点-面区划方式,研究一种面-面区划技术,提出基于3D GIS技术的液化侧移区划新方法。通过解决液化侧移层厚度和细粒土含量等面要素提取关键技术,获取可液化土层特征分布,结合先前提出的液化侧移等级判别标准,可给出适合小区域和中等区域液化侧移区划图。应用新方法,得到了7. 8级地震下唐山南区液化侧移等级分布图,与1976年唐山地震震后航测结果相符,表明了新方法合理可行。该方法克服了NEHRP方法依赖高密度钻孔的弊端,在保证液化侧移区划精度同时大大降低了成本,达到了科学合理且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08 年 5 月 12 日中国发生的 8.0 级汶川大地震中, 位于 Ⅶ 、 Ⅷ 度交接处的德阳松柏村液化破坏十分明显, 喷砂类型丰富,液化伴随大量地裂缝,液化加震现象十分显著 , 具有典型研究价值。对该村进行了详细的现场测试并 与以往液化震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尽管松柏村地表主要喷出物是中砂和粗砂,但实际液化土与喷出物差别显著,主要为砂砾土液化;以往还没有提出过适于工程应用的砂砾土液化判别方法,而超重型动力触探( DPT )具有设备简单、经济实用、测试数据连续的优点,可作为砂砾土液化预测的核心指标; 松柏村大量地裂缝现象不是由次断层造成而是由土层液化引起,而液化产生地裂缝的基本条件为地表较平坦( <3% )以及液化土层水平分布不均匀; 液化减震的基本条件为上覆非液化层足够厚且较为密实,但定量评价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