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京城大厦外墙板的面砖外饰面要求与墙体反打一次成型,在国内尚无先例。面砖采用日本进口的钛面砖,具有较高的硬度,价格昂贵。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面砖饰面墙板(简称PC板)反打一次成型工艺作了试验和研究,通过试制为完善和改进生产工艺创造了条件。一、生产工艺 PC板采用浅池台座法生产,反打一次成型,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就是预先将面砖固定在模板底模上,将铝合金轨道槽固定在侧模斜面上,钢筋骨架及埋件入模就位后直接在面砖上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经高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后一次成型,蒸养  相似文献   
2.
基于聚酸酐的生物黏附性载药高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主链载药量高的聚[二(邻-羧苯基)己二酸酯-嵌-聚乙二醇]酸酐[P(BOCA∶PEG)]高分子药物,用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和物理性质表征.考察了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共聚物中水杨酸的释放特性,发现随PEG物质的量浓度增大,药物的释放速率提高;同一聚合物在模拟远端肠道条件下的释药速率比在模拟近端胃肠道条件下快.用翻肠法分析了聚合物的生物黏附性能,结果表明共聚酸酐微球在大鼠肠膜上的黏附率最高可达90%,且随PEG物质的量浓度增加,黏附性能提高.该共聚物可以实现水杨酸的结肠靶向定位和生物黏附释放.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一类生物黏附性荧光微球,合成了聚(双(对-羧酸苯基)丁二酸酯-共-癸二酸酐)(P(p-dCPS-co-SA))与聚乙二醇 (PEG)的三嵌段共聚物,使用IR、1H NMR、GPC、荧光光度计对其进行表征.随着共聚物中P(p-dCPS-co-SA)嵌段长度减小,共聚物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PEG质量分数(w(PEG))为30%~50%的共聚物可以成功通过乳化法制得微球.电镜观察发现,随着w(PEG)的增加,微球的圆整性提高.所有的微球在紫外或可见光激发下均可发出较强荧光.随着w(PEG)的增加,其生物黏附性也增强,w(PEG)为50%的嵌段聚酸酐微球已经很接近P(FA-co-SA) (FA与SA摩尔比为20∶80)的黏附效果.这种新型荧光嵌段聚酸酐有希望用作口服示踪材料.  相似文献   
4.
可控生物降解释药材料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比较了用作药物控制释放载体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从分子设计的角度阐述了调节降解速率以控制释药行为的物理和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药物分子在聚合物共混膜基质中扩散的两个理论模型:“自由体积”(freevolumn)和“配分”(partition)机理,实验测定了不同分子量蛋白质药物在PHEMA/PVAc共混膜中扩散系数.发现当基质水化度(H)大于20%时,蛋白质分子扩散行为符合“自由体积”机理,当H小于20%时,则“配分”机理起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