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24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46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在P_(507)-HNO_3体系中去除氧化镧中放射性的工艺流程及用混合澄清槽作为萃取设备,在上海跃龙化工厂完成的扩大试验结果。试验表明:α放射性、铁和钙的去污系数都大于1000,镧的回收率大于96%,产品中α放射性小于1计数/h,Fe_2O_3<5ppm,CaO<50ppm,达到了荧光级氧化镧的要求。该流程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稳定性好,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流体络合萃取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临界流体络合萃取是1种可用于萃取金属离子的新型分离技术,它应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和核废物处理中的最大优点是能大幅减少二次废物的产生。文章主要介绍超临界流体的特点、超临界流体络合萃取的基本原理及其影响因素,并对超临界流体络合萃取镧系和锕系元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乏燃料后处理工艺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水溶性丙烯酸树脂已广泛地用作工业烘漆,所以丙烯酸树脂(含特丁醇、正丁醇、乙二醇丁醚等助溶剂)的粘度-浓度等关系对涂料的施工极为重要。Wicks和Hill等人在研究中曾发现,加水稀释丙烯酸树脂时,体系的粘度-浓度出现“N”型异常变化。他们认为这是由于形成了聚合物聚集体,并由此得出,“水溶性”丙烯酸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仪器中残余光强幅度调制对谐波探测和全数字化信号处理的影响;搭建了基于电压可调谐光强衰减器(MEMS VOA)的光强残余幅度调制的补偿实验系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本补偿装置可以把残余光强调制降低到补偿前的1/20,并将其带来的二次谐波线型畸变降低60 %以上;初步证实了利用本方法消除二次谐波畸变并实现全数字化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考虑通信延时影响的车辆队列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分布式车辆队列纵向控制器.首先,基于分层控制策略分别设计上下层控制器,通过上层控制器优化期望加速度、下层控制器克服车辆模型非线性实现期望加速度和实际加速度的一致.上层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基于三阶线性化车辆模型,考虑观测器、车辆动态耦合特性和通信延时,提出一种通信延时环境下基于观测器的车辆队列控制器,利用观测器估计领导车辆加速度信息从而减轻通信负担.然后,利用Lyapunov-Krasovskii方法分析车辆队列的稳定性,并得出通信延时上界,同时利用传递函数方法分析了串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上层控制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reScan软件中高保真车辆动态模型,验证了该分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DAR及DFT的低压电力载波集中抄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压配电网复杂、干扰严重、不利于高频信号传输等特点,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时分复用以及IDFT/DFT对信号进行调制解调.考虑抄表系统内部各点之间不能完全实现直接通信,且通信线路具有较大的时变特性,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动态自适应路由(DAR)进行组网和丢失节点智能搜索.集中抄表系统引入了ARM嵌入式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平台.实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应用于低压配电网的正确性及可行性,采用低压电力载波集中抄表将成为自动抄表行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系统存在体积大、实时性差,无法实现在狭小空间中探测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引导方式的开放光路石英增强光声光谱传感系统。系统用光纤将激光引导至石英音叉两叉指中央,以实现对狭小空间中痕量气体的探测。搭建了实验系统,开展了对常温常压下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探测来验证该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及可靠性。得到其归一化噪声系数为7.15e-7cm^(-1)?W/Hz^(1/2)。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探测灵敏度是传统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系统的5倍。该系统体积小、实时性强,无需样本取样,适用于开放环境中对痕量气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波长检测量化误差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纤法珀应变传感器的基本原理,通过钢衍梁连续加载实验发现了应变误差有规律的跳动现象,并在误差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因素,提出了光探测器件本身波长感知的不连续性是造成传感器误差的重要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验仿真,验证了我们的分析,对于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激光挠度测量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大型土木工程结构的投影式光学挠度测量系统。该系统由激光器,光接收器件及其外围信号采集处理电路组成。光接收部分采用特殊的光电接收器取代传统的CCD或PSD,使测量范围得到扩大;外围电路部分采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器件作为核心,通过这种设计,系统的量程和可扩展性能得到改善,实现了通道复用。实验室证明,系统的测量范围可以达到210mm,分辨率达到0.005mm,可完成结构的静态及动态挠度测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纤维封层配合比的控制主要依靠经验法的问题,根据功能原理从理论上分析纤维封层材料配合比参数设计。通过粘附功、应变能、热能损耗的计算,从4种纤维中选择性能最优的作为封层纤维;同时提出破裂面的概念,得到纤维用量与乳化沥青用量的比例关系;进一步讨论了纤维长度与封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合改性玻璃纤维D最适合用于纤维封层;同时D纤维的破裂半径为0.83mm,理论纤维、乳化沥青用量比例为1∶11.919;计算理论纤维长度为72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