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软化学法,以氯化铜(CuCl2·2H2O)、氢氧化钠(NaOH)、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抗坏血酸(C6H8O6)等为原料,制备了单分散、粒径可控的不同形貌纳米晶氧化亚铜.探讨了不同PVP加入量对氧化亚铜形貌的影响,并通过XRD、SEM、FT-IR等对最终产物的粒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还测试了不同形貌样品对甲基橙(MeO)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制备出的晶体为纯相氧化亚铜,结晶性能好,纯度高;产物的分散性好,颗粒尺寸分布均一;PVP的加入量对氧化亚铜形貌有着重要影响,当R(R为PVP与CuCl2·2H2O的物质的量摩尔比)值为0、10、30时,制备的纳米晶氧化亚铜形貌分别为立方体、十四面体和八面体,且平均粒径为900nm;吸附性能测试表明制备的八面体氧化亚铜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2.
V2O5/TiO2基SCR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纳米TiO2为催化剂载体原料,V2O5为催化剂,通过混合、球磨、干燥和焙烧等工艺制备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法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催化性能。通过差热分析研究催化剂的相变和烧结温度,通过模拟烟气分析装置表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V2O5可以提高催化性能,以6%V2O5-94%TiO2为配方的催化剂对NO的脱除率达97.5%,温度窗口为(300~420) ℃。  相似文献   
3.
朱振峰  于红光  李军奇  杜娟  王德方 《功能材料》2012,43(4):409-412,416
采用微波水热法在200℃时制备了形貌均一的正交晶型的巢状微球状的Bi2WO6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分别对巢状Bi2WO6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也考察了Bi2WO6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500W氙灯的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的过程中,巢状Bi2WO6微球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活性,这与组成它的纳米片的纳米尺寸效应、微球大的表面积、本身层状堆积结构密切相关,其纳米片堆积起来的巢状结构可以使可见光在层状微球内经过多次散射和反射,延长了可见光传输的光程,增加了可见光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盐溶液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球形TiO2微粒。基于SEM、XRD、IR、TG-DSC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盐溶液的种类和浓度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了简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种类的盐溶液,随着阳离子半径的增大,TiO2微球的粒径变小,这可能是由于阳离子半径越大,其水化半径越小;相同种类的盐溶液浓度越大,TiO2微球的粒径越大,这可能是由于浓度变大,扩散层变薄,同时碰撞机会也增大,聚沉能力增大。  相似文献   
5.
V_2O_5-WO_3/TiO_2基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R是一种新型的脱硝催化技术.概述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反应机理、载体掺杂V2O5-WO3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各种因素对催化剂成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催化剂需要满足的一些条件,分析了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总结了国内外SCR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7.
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微波介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成孔剂,采用反应烧结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同气孔率的氮化硅多孔陶瓷.采用阿基米德法、三点弯曲法测试了材料的密度、气孔率及抗弯强度.用XRD及扫描电镜对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用谐振腔法测试了该氮化硅陶瓷在9360 MHz频率的微波介电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试样中气孔率的增加,试样的介电常数下降;在Si粉中添加α-Si3N4粉后,虽能提高氮化率,改善组织结构,但外加Si3N4和基体生产的Si3N4存在活性差异,两者结合不紧密,使强度降低;加入α-Si3N4粉使晶相组成中Si2ON2的含量降低,能够改善试样的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FeCl3·6H2O和CTAB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水热法制备出球状和立方体α-Fe2O3颗粒.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索;XRD分析表明产物的结晶性好,纯度很高;SEM表明产物的分散性好,颗粒尺寸分布均一,并且反应温度和FeCl3浓度对产物的形貌影响很大.结果表明:当T=120℃,CTAB浓度为0.04M,FeCl3浓度为0.05M时得到了立方体α-Fe2O3,当T=160℃,CTAB浓度为0.04 M,FeCl3浓度为0.02M时得到了球状α-Fe2O3.  相似文献   
9.
采用Stber法,以间苯二酚和福尔马林为原料,制备了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碳球.讨论了醇/水比、不同种类的醇、水浴温度、反应物和氨水添加量等对碳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XRD和DLS对最终产物的粒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醇/水比、醇的烷链、反应物和氨水的添加量增加时,碳球的粒径变大,且粒径分布在370~1 050nm之间;最佳水浴温度为30℃;碳球具有强的吸附作用,以碳球为牺牲模板,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的空心ZnO/ZnFe2O4纳米球.  相似文献   
10.
以Ce(NO3)3·6H2O、Pr6O11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水热法制备了Pr-CeO2粉体.研究了不同沉淀剂对粉体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影响以及不同水热温度对粉体晶体结构、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草酸为沉淀剂制得的样品结晶性能好,易生成较大尺寸的棒状晶粒,但样品中含杂质相;采用氨水为沉淀剂制得的样品结晶性能相对较差,但易生成纳米级多边形小晶粒,产物较纯;以氨水为沉淀剂时,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Pr-CeO2粉体的晶化程度提高,Pr在CeO2晶格中的固溶度变大,粉体颜色由橙色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