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顺北区块志留系存在漏失和高压盐水的双重矛盾,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抗突发性盐水性能.针对志留系地层特点,通过优选降滤失剂、增黏剂、钙离子浓度控制剂、封堵剂等关键处理剂,研制出优化的抗突发性盐水钻井液体系.室内评价结果表明,所研制出的钻井液性能易于调控,抗温达150℃,API滤失量低至2 mL,HTHP滤失量为9.6 mL;抗NaCl污染≥20%,抗钙污染≥3%,具有较好的流变性、封堵性和抗污染能力等特点,基本上能满足顺北区块志留系突发性盐水地层对钻井液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胜利油田义北油区大43区块储层特征,在低渗透油气藏"协同增效"钻井液体系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低伤害钻井液技术。研制的油层保护剂AMP-2封堵性强,稳定性好,放置30 d不分层;防水锁剂FCS抗低温能力强,在-20℃不分层;形成的低伤害钻井液体系FA砂床侵入深度仅为4.0 cm,高温高压砂床侵入深度为5.2 cm,封堵性能强,滤液表面张力为22.1 mN/m,可有效减少水锁损害,渗透率恢复值不小于90%,油气层保护效果好。通过在4口井进行现场试验表明,该低伤害钻井液体系的性能稳定,易于维护,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1.73 d,油层保护效果明显,投产后均不需酸化压裂,投产自喷,平均日自喷量为7.88 t/d。该低伤害钻井液在义北油区大43区块的应用,为今后胜利油田老油区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Ni(NO3)2 溶液及D152树脂为原料,采用柱上离子交换法制备Ni/D152树脂。将该树脂在N2保护下炭化,然后用H2活化制备得到Ni/D152树脂炭化催化剂。用DSC、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及结构进行表征,用异丙醇脱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Ni/D152树脂炭化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当树脂负载Ni质量分数为35.2%,N2保护下500 ℃炭化30 min,在H2气氛中活化70 min,制得的Ni/D152树脂炭化催化剂对异丙醇脱氢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对100 mL异丙醇,当催化剂用量为1.5 g,反应温度220 ℃和反应时间1 h,丙酮收率为12.5%,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低渗透油藏油层保护的重要性,与储层保护关系较密切的地层特征、油层潜在伤害,分析了钻井、完井、射孔、试油、作业等各个环节对储层伤害因素,系统研究了低渗储层保护技术,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达到保护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气藏具有储量大,油藏埋藏较深、物性差、储层成岩和压实作用强、非均质性严重、采出程度低和开发难度大等特点.以“协同增效”理论为基础,对研制的AMP油层保护剂和FCS防水锁剂进行了评价,形成了适合低渗透油气藏的“协同增效”钻井液.室内研究表明,AMP油层保护剂、FCS防水锁剂与聚合物钻井液体系配伍性好,当AMP加量为3%时,对岩心的封堵率大于90%,阻止了固相颗粒和滤液进入储层;当切去3.0~3.5mm的暂堵端后,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5%;当FCS加量为0.3%时,钻井液滤液表面张力仅为18.5 mN/m,降低了滤液的表面张力.AMP、FCS能与钻井液中其他处理剂协同作用,更好地保护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2011年12 月-2013 年5月对 500名在岗职工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腹部超声检出各种疾病300例,检出率为60%,病种分布以脂肪肝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结石、肾囊肿等。 结论:腹部超声健康检查可发现多种隐匿性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且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可重复等优点,应作为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9.
胜利油田坨826区块油井在钻至储层时需将井内钻井液转化成合成基钻井液,以保护储层,提高油井产能。由于井下安全的需要,转化成合成基钻井液时需要多下一层技术套管,从而增加了钻井成本,为此,胜利油田进行了裸眼内转化合成基钻井液技术研究。在合成基钻井液基本配方基础上,优化油基封堵材料DF-1用量,确定了封堵型合成基钻井液配方,并与现场施工工艺相结合,形成了裸眼内转化合成基钻井液技术。通过可视砂床试验和封堵能力测试、抗污染试验及滤饼破坏试验,对封堵型合成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抗污染性能及其对水基钻井液滤饼的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封堵型合成基钻井液的承压能力大于7.5 MPa;钻屑、井场水、水基钻井液和隔离液侵入量达到15.0%时,该钻井液的流变性和电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压缩已形成的水基钻井液滤饼,使滤饼质量提高。坨826区块3口井应用了裸眼内转化合成基钻井液技术,均在裸眼内顺利转化成封堵型合成基钻井液,稳定了井壁,保护了储层。这表明,在裸眼内转化合成基钻井液是可行的,能够有效降低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10.
针对胜利油田滨425区块滩坝砂低渗透油藏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含水的“三低”开发阶段中的水敏、水锁损害为主的特点,结合渗流机理、储层保护原理,优选钻井液关键处理剂,通过“协同增效”作用,研发出一种复合盐低伤害钻井液体系。利用高分辨率CT扫描、扫描电镜SEM等微观评价手段,定量评价、分析了该体系对储层天然岩心的伤害程度和低伤害机制。结果表明,该体系封堵性能强,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钻井液固相颗粒和滤液进入储层,滤液表面张力低至26.2 mN/m,水锁损害小,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0%。复合盐低伤害钻井液在滨425区块应用了26口井,平均机械钻速为22.80 m/h,平均钻井周期提前11.23 d,有效减少了钻井液对低渗储层的浸泡时间。该体系油气层保护效果显著,所钻新井表皮系数为负数,新井不需要压裂就可直接常规射孔投产,不仅减少新井投产费用,而且增产效果明显,为低渗透油气藏的高效、经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