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2.
分析了铸态及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高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高铬白口铸铁铸态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呈宫续和断续网状分布,对材料的韧性损害较大,通过热处理后可改善共晶碳化物的形态及分布,同时使基体组织到强韧化配合。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的基体组织对ZAlSi12Cu2Mg1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厚度、硬度、截面形貌及相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AlSi12Cu2Mg1经过T6工艺热处理后,铸态组织中块状的初晶硅和粗大针状的共晶硅得到细化;在2种基体上均可形成厚度为110 μm的均匀、致密的微弧氧化陶瓷层,并与基体结合良好;基体组织对陶瓷层的显微硬度有影响,铸态基体上形成的陶瓷层的维氏显微硬度为5100 MPa,而经过T6工艺热处理的基体上形成的陶瓷层的显微硬度可以达到HV7200MPa;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提高了41%;陶瓷层主要由α-Al2O3,γ-Al2O3,Al,Al2SiO5及非晶相组成.  相似文献   
4.
针对随机分布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数值模拟问题进行研究,假设颗粒为椭球形,编制模拟多颗粒随机分布复合材料的程序,可模拟出颗粒大小、形状、方位随机的多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并对拉伸应力场、损伤萌生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分布式网络测试平台系统软件实现的分析,给出在VC++环境下COM组件的设计,并利用COM技术实现了网络程序的调用。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研究方法可以在细观的尺度上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损伤失效进行研究。通过细观尺度上的胞元建立损伤萌生与演化模型,根据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确定细观损伤变量,当细观损伤变量达到阀值时可预报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疲劳寿命等宏观性能。细观损伤有限元分析已成为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的重要手段,可以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为了更好的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对复合材料细观损伤研究进展情况从理论研究和有限元研究两方面做了一个回顾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USB接口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具体实现方法。系统采用Cypress公司推出的EZ-USB FX作为接口芯片,其软配置特性便于系统的功能扩展。系统的核心部分由Altera公司的EPM7512实现,通过采用Verilog HDL在Maxplus Ⅱ平台上进行开发。整个系统具有使用灵活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稳定的Na2SiO3电解液体系中对ZAlSil2Cu2Mg1进行微弧氧化,研究了电解液中稀土Ce的质量浓度对电解液电导率、微弧氧化过程中正/负向电流及微弧氧化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e的质量浓度从0到0.125g/L逐渐增加,电解液的电导率从15.15MS/m逐渐上升到16.54MS/m,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电流发生明显改变;随着Ce的质量浓度的提高,微弧氧化层厚度和显微硬度先增大随后逐渐减小,在Ce质量浓度为0.025g/L时达到最大,其氧化层厚度约为258μm;显微硬度(HV)约为620。  相似文献   
9.
郭瑞  姜玉海  杜月和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22):146-147,152
设计一个基于网络化的分布式测试系统,在VC 环境下完成COM组件的设计和调用。利用COM技术实现网络程序的调用,满足了空间相对分散、信息交换量大的测试要求,使远程方法的调用像本地方法一样容易。实践表明,应用COM技术开发的测试软件能更好地与操作系统融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测试软件的通用化、系列化。提高了系统软件的可测试性水平,加强了系统的扩展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电渣重熔渣系及锻造加热方式研究其对MC3A冷轧辊钢液析碳化物的影响,并对显微组织中液析碳化物级别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用四元渣系(质量分数)CaF2∶CaO∶Al2O3∶SiO2=60∶5∶30∶5电渣重熔,MCA3冷轧辊用钢液析碳化物级别降低;两次10 h加热+开坯+15 h加热锻造方式可降低MCA3冷轧辊用钢液析碳化物级别,从条带状变为弥散颗粒;通过合理选择电渣重熔渣系及锻造加热方式,可基本消除MCA3冷轧辊钢液析碳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