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3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4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先秦时期江西地区的民族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江西地区的考古发掘资料,论述了生活在赣地的古越族先民迁徙繁衍的历史。说明经济化处于较封闭、落后的地区,加强与先进地区民族的联系,接受外来明,就会较快改变本地区经济、化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陵西铜川耀州窑,是北宋(960-1127年)的著名瓷窑。它的主要产地是当时铜官县的黄堡镇,而铜官县隶属耀州(今耀县),故名耀州窑。 (一) 对耀州古瓷窑的研究,与对定、汝、官、哥、钧等古瓷窑的研究相比,起步较晚。从六十年代初大面积发掘后,研究性文章主要有: 王家广:《耀州瓷窑分析研究》①;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铜川耀州窑》②; 卢建国:《耀瓷装饰艺术》③; 李国桢、关培英:《耀州青瓷的研究》④; 乔留邦:《耀州青瓷漫话》⑤; 杨东晨:《宋代耀州窑》⑥; 杨东晨:《耀州窑发展史浅探》⑦, 杨东晨:《论耀州窑的历史地位》⑧。其中卢建国同志的论文,被翻译成日文出  相似文献   
3.
距今1万年前,中国出现了传说的氏族首领,以“三皇“、“五帝“最为有名.尤其是“五帝“时期,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江北、江南的先民都尊奉他们为祖先,形成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和各种遗迹,湖南攸县的“尧帝宫“等遗迹亦是如此.它们作为当地人民尊奉祖先、弘扬民族文化的对象,是可以站得住脚的,也是符合传说时代历史实际的.  相似文献   
4.
我近几年在学习陶瓷史中,曾几次提出陕西铜川耀州窑瓷器始于晋代的拙见。现再从铜川先民的制陶史方面作以论证。铜川,“古属雍州”。所谓的古代九州,是《尚书·禹贡》篇所记载。铜川在远古时代正处于这个地域的中部。七十年代以来,在铜川漆水河中游的黄  相似文献   
5.
论耀州窑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随着大面积考古发掘工作的展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埋名在陕西铜川山区的耀州窑逐步为人们所认识;跟随耀瓷复制品的成功,声誉和影响与日俱增,引起了国内外更多人的关注。但是,耀州窑的地位还未恢复,它的真实面貌还没有被人们全面认清。不仅中小学课本在介绍北宋瓷窑时未谈到它,就是一些专著里,甚至在大学课本中,都只字未提。目前多数院校采用的《中国古代史》(十个院校合编)说:“官窑(河南开封)、钧窑(河南禹县)、汝窑(河南临汝)、定窑(河北曲阳)、哥窑(浙江龙  相似文献   
6.
7.
在无人机自动巡检中,需要根据电力走廊带点云中绝缘子串的位置进行航线规划。由于电力走廊带长度跨越较大,杆塔数量众多,人工进行绝缘子串位置标注的工作量巨大。同时点云数据散乱无序,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定位绝缘子串耗时长。为此,本文提出多视二维投影,快速提取三维杆塔点云中的绝缘子串。该方法首先利用鲁棒主成分分析,在俯视图中分析杆塔顶端横担水平方向,统一杆塔点云的朝向。接着,在侧视图中通过霍夫直线检测,对电力线高度进行快速定位,并根据电力线与横担的空间关系,将相应的绝缘子串分为顶层悬挂、竖直绝缘子串与水平绝缘子串三类。最后,在多视投影中进行角点检测,对绝缘子串与电力线、杆塔的连接端点进行定位,实现快速的绝缘子串提取。本文提出的方法在50 km的电力走廊带中的97座不同类型杆塔的867个绝缘子串上进行了提取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对不同类型绝缘子串进行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8.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铜官(今陕西铜川)黄堡瓷窑,历南北朝至隋有了较大发展。南北朝时,据《陶录》、《古今中外陶瓷汇编》记载:“六朝时代元魏有‘洛京窑’,在今河南省洛阳县,其色淡青。又有关中窑,在今陕西咸阳县,其色淡黄,所制者皆以供御。”  相似文献   
9.
读梁观登同志《对耀州窑发展史的几点看法》(下称“看法”),使我对一些问题加深了思考。现就耀州窑与黄堡陶瓷史(或铜川陶瓷发展史)再述管见,与诸同志共勉。一、耀州窑的概念所谓耀州窑,是由地名而来。今铜  相似文献   
10.
古帝虞舜具有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吃苦耐劳与热爱农耕,善于用人和团结各部落,实行仁政和造福于民等传统美德,对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