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庭院的组合模式,以及园林崇尚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未曾间断,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通过建筑与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相似性分析,尝试用“同构”这个概念,结合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等3个方面,来解释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模式及其建筑组织关系结构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初探景观建筑学--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建筑学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衍生出来的新型交叉学科 ,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小尺度城市景观对美化高密度老城区、改善居住环境可以起到费省效宏的作用 ,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 .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思路 :切忌千篇一律 ,盲目效仿 ,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自然景观 .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手法是单体建筑外延化、创作形体抽象化、设计景观立体化、景观界限明确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环境友好性、高的地球丰度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三氧化钨在光电响应、光催化领域应用潜力巨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薄膜形态的光催化材料能够避免粉体材料的团聚问题,并且在转移、回收再利用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制备用于光催化的三氧化钨薄膜是当前的研究前沿.本文通过磁控溅射在石英玻璃基底上沉积三氧化钨薄膜,研究了不同基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化学工作站、光催化自组装平台对薄膜的成分形貌、光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活性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基底温度为500℃时制备的单斜相三氧化钨薄膜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和更少缺陷,在500℃的基底温度下,新出现的(002)晶面取向的晶粒导致薄膜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能增加,提升了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光降解实验进一步证实此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光降解效率.可见,基底温度对磁控溅射制备的三氧化钨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600℃温度下热分解配位前驱体,制备出5种稀土铁酸盐颗粒(ReFeO3,Re=Y3+、La3+、Sm3+、Gd3+和Ho3+)。采用XRD、SEM、Uv-Vis DRS以及VSM等手段对所制备产物进行物相、表面形貌、能带结构以及磁性能等进行表征。XRD表明,含Y3+、La3+和Gd3+的前驱体灼烧后产物为单相正交晶系的ReFeO3,而Sm3+和Ho3+的前驱体灼烧后产物则是由ReFeO3和微量的稀土氧化物Re2O3两相构成的复合物。DRS结果反映,所有灼烧产物从紫外区到可见区对光都有比较强的相应,能带结构有轻微差异。VSM结果显示,所有产物均具有一定的弱铁磁性,其中HoFeO3的磁性最强,磁参数分别为:Hc=28656 A/m,Ms=0.286 Am2/kg,Mr=0.076 Am2/kg。同时用MO作为光降解模型,研究产物的光催化活性。MO降解结果显示,所有产物对MO光降解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性,其中YFeO3展现更强的催化效果,MO在其作用下,光照4h的降解率达86%。  相似文献   
5.
景观建筑学在中国 景观建筑学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衍生出来的新型交叉学科,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小尺度城市景观对美化高密度老城区、改善居住环境可以起到费省效宏的作用,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目前,景观建筑学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土壤,在当代城市环境中便体现为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这在当今中国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从城市内涵以及城市文化环境着手,介绍了上海石库门居住建筑及改造实例——上海新天地。而后针对新天地的改造提出作者的看法。保护历史地段不仅仅是保护它的外表,更要上升到保护城市文化环境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到周边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后对城市历史地段的改造——多元共生、改造原则及技术因素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建筑的隐喻主义建筑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许多建筑师都用多种手法来创造建筑隐喻,他们强调建筑意义,建筑语言及符号功能,利用符号功能创造出生动而意味深长的建筑形象。隐喻主义手法可以丰富建筑,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建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连续完整、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高台、木构架、大屋顶的外观形式、庭院的组合模式 ,以及园林崇尚自然的传统一脉相承 ,未曾间断 ,这表明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 .通过建筑与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相似性分析 ,尝试用“同构”这个概念 ,结合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 ,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等3个方面 ,来解释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模式及其建筑组织关系结构特征的原因 .  相似文献   
9.
初探景观建筑学——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建筑学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衍生出来的新型交叉学科,它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小尺度城市景观对美化高密度老城区、改善居住环境可以起到费省效宏的作用,适合当前我国的国情,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思路:切忌千篇一律,盲目效仿,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对待自然景观,高密度老城区小尺度城市景观的设计手法是单体建筑外延化、创作形体抽象化、设计景观立体化、景观界限明确化。  相似文献   
10.
用智能式测色仪测定肌肉的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消费者对肉质的评定大都从色香味嫩几个方面考虑,而给人第一印象的便是颜色.为了解和改善肉色,使肉类产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就必须对肉色进行客观测定.在我国,颜色已作为猪肉质的评定项目之一,一般用比色板和白度仪两种方法测定,前者简单易行,但比较粗糙,所得结果只是一个分级值,不能反映客观颜色,白度仪法所得结果比较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