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能源动力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避免讨论目前尚无统一结论的"液桥"问题,基于润滑理论建立了在倾斜波纹基底上两个含表面活性剂液滴聚并的演化模型,模拟了液滴的聚并过程,和实验进行对比,研究了活性剂和基底不平整性对接触线移动的作用,分析了基底倾斜角度、预置液膜厚度、Bond数对聚并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滴在毛细力、Marangoni力、基底作用和重力共同影响下实现聚并和下滑,聚并形成的新液滴呈上侧薄下侧厚形状;基底作用促进接触线移动,活性剂抑制接触线的运动;增大基底倾斜角度将缩短液滴及活性剂聚并所需时间;增大预置液膜厚度将增大初始液滴位置从而缩短液滴和活性剂聚并完成时间;增大Bond数有利于促进液滴和活性剂的聚并。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风电机组的维修方法,将风电机组简化为串联系统,分别以单周期串联系统的维修费用率最小、可用度最大、综合维修费用率和可用度指标为目标建立了计划型预防维修模型和机会型预防维修模型,引入权重系数,讨论了风电机组传动系统的最满意预防维修决策,并对2种预防维修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追求维修费用率小时,综合模型更接近维修费用率最小模型;当追求系统可用度大时,综合模型更接近可用度最大模型;与计划型预防维修方法相比,机会型预防维修决策可以进一步降低单周期内系统的维修费用率,提高系统可用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