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利用电化学的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22Cr双相不锈钢在不同条件下耐点蚀特性。结果表明.22Cr双相不锈钢的自腐蚀和点蚀倾向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阴阳极反应机理不变;且在模拟现场环境下具有优良的耐点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考虑液滴碰撞时的聚结与破碎过程,对PERFORMAX聚结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PERFORMAX聚结板的分离特性,得到了聚结板数量、流速、粒径对聚结板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聚结板数量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当流体处于层流状态时,以重力分离为主,PERFORMAX聚结板分离效率随粒径增加而急剧增加,当粒径大于50μm后,分离效率接近100%;而流体处于湍流状态时,惯性分离占据主导地位,PERFORMAX聚结板分离效率随粒径变化幅值很小;当粒径较小时,湍流分离效率高于层流;当粒径较大时,层流分离效率高于湍流;聚结板分离效率随速度的变化出现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的主导作用力为重力,第二个峰值为惯性力;因此,粒径较小时适合采用惯性分离,粒径较大时适合采用重力分离;惯性分离涉及到碰撞,而碰撞过程易产生破碎,导致分离效率下降,当流速进一步增加时,由于液滴破碎,分离效率略有下降,但流速应控制在不使液滴产生破碎的范围内;PERFORMAX聚结板用于污水除油时的分离效率高于油中除水,但油密度对污水除油分离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役储罐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研究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役储罐的几种常用无损检测方法和无损检测新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目前高校研究生党员的现状特点,从遵循原则、考核项目、考核程序、组织领导四个方面对研究生党员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究,通过具体、科学的考核,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保证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恒载荷法、恒应变法研究了22Cr双相不锈钢在不同Cl-浓度、不同温度的氯化物渗液中耐应力腐蚀的性能,并与316L和304L普通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2Cr双相不锈钢在氯化物环境中具有更好的应力腐蚀破裂(SCC)抗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防高含硫化氢、二氧化碳天然气对管柱的腐蚀,在本篇论文中主要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喷涂的粉末是Ni基合金作为覆盖材料,它的特点是耐磨性好,强度高,硬度大,可以很好地避免因涂层的破损而造成腐蚀失效。  相似文献   
7.
塔设备是石化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塔设备的腐蚀问题十分严峻。根据某石化企业分馏塔塔顶系统的腐蚀监测数据,探讨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腐蚀预测模型解决石化塔设备在腐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本文分别使用min-max和z-score标准化方法对腐蚀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比较两种方法对腐蚀预测结果精度的影响;并且分析训练样本个数变化对腐蚀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的腐蚀预测模型可以为炼油厂的腐蚀控制提供依据;使用min-max标准化方法处理的数据,能够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当训练样本超过20时,模型预测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高温高压釜装置中进行不同材料的均匀腐蚀试验,采用失重法计算研究了22Cr双相不锈钢耐均匀腐蚀性能。结果表明,22Cr双相不锈钢具有很好的耐均匀腐蚀性能且其耐均匀腐蚀的性能优于常规的1Cr18Ni9Ti,304,316和Cr13不锈钢。  相似文献   
9.
应用FLUENT软件对含有粒径为1~50μm液滴的气体在波纹板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进气速度、板间距及波纹倾角下波纹板的分离效率和压降。结果表明,较小幅度地改变波纹板倾角,对压降变化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板间距,可以有效提高波纹板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0.
张彬  林红先  蔡萃 《塑料科技》2020,48(8):119-122
在塑料薄膜制造过程中,吹塑机薄膜厚度控制系统的性能对薄膜成品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针对吹塑机厚度控制问题,基于时间延迟一阶积分系统模型,提出采用WGC方法设计的PI控制算法。采用稳定边界轨迹方法计算稳定域;经优化分析,确定经加权后的WGC点的最优方案。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塑料薄膜厚度控制中表现出良好的伺服性能以及平缓的控制器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