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气层内姿控式直接侧向力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存在气动力控制与复合控制之间的切换,在这种特殊情形下引入有限时间广义H2方法进行脱靶量分析.根据复合控制导弹末制导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了切换情形下的零效脱靶量与制导系统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有效导航比、修正比例导引系数以及目标估计环节时间常数对零效脱靶量的影响.分析结果为制导末端直接侧向力启控时间的确定和修正比例导引律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复合轴伺服系统有关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针对无快速反射镜装置的普通光电跟踪平台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提出虚拟跟踪平台和虚拟跟踪探测器概念,与实际跟踪平台构成虚拟复合轴伺服系统,其系统结构与复合轴伺服系统完全相同.解决了虚拟跟踪探测器算法、虚拟平台对象特性、系统实现问题,从而将虚拟复合轴伺服系统转化为一种等效复合控制方法.采...  相似文献   
3.
浅谈多种切割方法在小官庄铁矿北区采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永涛 《现代矿业》2009,25(7):75-78
无底柱崩落法采矿中,切割拉槽至关重要。介绍了针对生产中的不同情况,灵活布置切采工程,采用多种切割拉槽方式开凿切割槽,作为最初的崩矿自由面及补偿空间进行崩落采矿。  相似文献   
4.
无底柱崩落法采矿中,切割拉槽至关重要。介绍了针对生产中的不同情况,灵活布置切采工程,采用多种切割拉槽方式开凿切割槽,作为最初的崩矿自由面及补偿空间进行崩落采矿。  相似文献   
5.
巨野矿区赵楼煤矿采掘巷道为典型千米高地应力巷道,原支护方案条件下顶板变形较为严重,影响了正常掘进。针对该问题设计了纵向支护方案,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原支护方案与纵向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纵向方案的支护效果明显优于原支护方案,对顶板变形较大的巷道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汶矿区奥陶纪灰岩水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较全面地分析了新汶矿区奥陶纪灰岩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及其下限 ,并对奥陶纪灰岩底鼓突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裂隙网络导水”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区奥陶纪灰岩水害的防治对策 .  相似文献   
7.
毕永涛 《通讯世界》2016,(7):282-2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程度也在加大,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交通压力,为了解决居民出行难题,为人民的出行提供了多元化选择与便捷的服务,我国各大城市都开始修建地铁以缓解负担沉重的地面交通系统。然而,热火朝天的地铁施工中,仍然时有报道出事故发生,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完工后使用的人民生命安全,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本文以此为背景,对地铁施工技术的控制与改进措施做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冀有所用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鄂庄煤矿2煤层采掘区井下钻孔瓦斯煤样直接法测试结果及勘探钻孔瓦斯样资料的综合分析,阐明了影响鄂庄井田2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和矿井未采区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鄂庄井田2煤层瓦斯赋存的规律.在分析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瓦斯异常涌出是低瓦斯矿井瓦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新汶矿区奥陶纪灰岩水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较全面地分析了新汶矿区奥陶纪灰岩的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及其下限,并对奥陶纪灰岩底鼓突水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裂隙网络导水"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区奥陶纪灰岩水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的敏捷导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方法和动态控制分配技术的复合控制策略。根据导弹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自抗扰控制器,得到建立导弹攻角所需的期望控制力矩。采用动态控制分配将期望控制力矩映射到空气舵和固体脉冲发动机阵列,从而实现导弹对攻角指令的快速精确跟踪。自抗扰控制器具有对模型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不敏感的特性,适用于敏捷导弹侧向喷流气动干扰较大的情形。动态控制分配技术则可以综合考虑执行机构的动态特性和饱和约束对期望控制力矩进行合理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控制策略可以快速跟踪攻角指令,适用于敏捷导弹直接侧向力与气动力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