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和教学改革实践,并通过实践总结了分级教学的利弊,对其不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清灰是袋式除尘器的过滤再生循环过程,而喷吹管作为脉冲清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其各个喷嘴流量及流场分布特性直接影响清灰性能。针对清灰过程喷吹时间短、速度变化快的特点,建立了喷吹管的非稳态流场理论模型,对2种喷嘴结构类型的喷吹管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得到并分析了其喷嘴出口质量流量分布情况、出口速度时间曲线及静压分带隋况,为袋式除尘器清灰系统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存在水源地水质差、水质检测和净化处理能力弱、农饮水安全工程基层管理和技术力量不足等情况,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信息化管理,是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必然选择。智慧水务系统以满足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需要为目标,基于管网GIS系统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围绕农村供水业务,着力构建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综合监管系统,创新应用智能预警模型、水龄水质模型、能耗优化模型、错峰调蓄模型等,切实解决当前农饮水工程监管、运维等工作中的诸多痛点,全面提升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相应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刚度和稳定性,采用双排桩和单排桩联合支护的形式,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双排桩和单排桩衔接处局部基坑支护实体模型,通过调整双排桩排距、双排桩桩距和衔接处有无冠梁等情况,分析联合支护衔接处结构尺寸对桩体位移和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排桩排距增加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双排桩桩距增加会降低结构稳定性;衔接处冠梁可以提高单排桩的支护效果。可为该类基坑支护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安徽省大型水利泵站更新改造具体实际,重点分析六安市城西湖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中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汪钰 《安徽建筑》2023,(1):21-22
以祁门县为代表的皖南山区村庄规模小、分布散,地形结合紧密,因此自然村分类和布局优化必须在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下,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考虑历史文化保护要求的影响,统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予以协调。  相似文献   
7.
汪钰  姜元  王彦华  李阳  龙腾 《信号处理》2017,33(4):511-515
雷达高分辨距离像(HRRP)体现了目标散射中心在视线方向分布的结构特征,在雷达自动目标识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子范数最小化的HRRP散射中心估计方法,该方法将HRRP的频谱近似表示为多个复正弦信号的叠加。复正弦信号的幅度对应散射中心的强度,频率则对应其位置。此估计方法直接在连续的位置空间进行求解散射中心的位置与强度,无需对散射中心的位置进行离散化处理,有效的避免了基不匹配的问题。与此同时,该方法也不需要已知散射中心的数量,而且对噪声较为鲁棒。仿真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某1栋12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计算,介绍了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的学习、分析,掌握基站与高压线、变电站、油库、加油站、高压油管、天然气管、燃气管、露天矿场的安全间距,指导基站的安全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ANSYS应力分类与结构尺寸优化的协同下,提出一种新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与某企业的合作项目中。该方法采用ANSYS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编程,对钢结构进行分析、等效线性化处理和分析结果评定,最后通过迭代计算实现结构尺寸优化。工程实例袋式除尘器箱板结构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满足强度、刚度的前提下,应力分类协同优化设计的箱板结构钢耗量降幅高达24.5%。该协同优化设计方法有利于用户研发轻量化结构,为实际工程中开发新产品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